返回第500章 殿上论(第1/3页)  病娇王爷偷心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他们禀忠直言仿佛全为自己着想的样子,君后辛都快要被气笑了。

    他才亲口命岑见行事,又将王府的名义摆了出来,在百姓士子心中和王府成了一条线上的人。

    这个时候上这种奏章,这是在为自己着想,还是要将自己也一并打成欺压寒门的不明之君?

    “向亭,你来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奏章被狠狠地掷在上书的人脚边,君后辛一甩手,几乎是擦着人鼻尖打过去,吓得人连忙倒退了两步,但低着头就是硬生生咬死了不改口。

    向亭麻溜地从文臣班子里挤了出来,俯身捡起了那本奏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双手向君后辛奉上。

    “臣回陛下,此中所言确实不假,如今京中已流言四起。”

    “然臣身为御史,有监察百官劝谏圣上的职责,为实事求是而不捕风捉影,已对此事做出调查。”

    身为现任的御史大夫,御史台的顶头上司,独立于六部系统之外的特殊机构的首要人物,他这话理直气壮得让百官都愕然侧目。

    不说其他的了,御史台行事,什么时候不是捕风捉影了?就算有良心一些的,能给你来一个空穴来风都算不错的了。

    甚至连陆柮都忍不住想掩面扶额,但你要真的回想一下他上任以来的所作所为,他又半点没有夸大其词。

    这位特立独行的御史大人,每次参人都是一手揽了刑部加大理寺的工作,人证物证俱全,马上拿了人下刑部过堂都可以的那种俱全。

    背后全是王府暗卫和刑部尚书本人的友情支持,皇帝也在后面参了一脚,只是在被参人的奏本烦到想掀桌后君后辛就不插手了。

    不过满殿的错愕谴责震惊都影响不了向亭的奏对,他也不负众望地开始了又一次对摄政王的维护。

    “臣查证得知,摄政王自大漠平乱治虫之后,回京途中路遇大雪,后因雪灾而转道吉淮。”

    “救灾之后于吉淮延请当地狄家与六位大儒入京,向诸学子讲学,诸位大儒感朝廷与王爷救灾之恩,欣然从命。”

    向亭不与他们纠结那些罪名,直接从这件事情的最初开始说起,说得比京中吵架的学子,和上书的那个御史,正气凛然得多了。

    “此皆是为朝廷计,世人皆知吉淮为文郡,圣贤层出,名家代代,我大岳上下多少学子欲去吉淮求学而不得。”

    他再向君后辛躬身俯首,声音清朗,回荡在大殿之中,不疾不徐又笃定泰然。

    “如今陛下开恩科,使天下学子聚于京城,选贤取能,择进士为朝廷之栋梁,王爷请来诸位先生,正是为朝廷求取贤才故。”

    “诸位先生也正是有感于此,虽不曾入仕然报效朝廷之意不短于人,才不顾路途之遥,奔波跋涉而来。”

    君后辛从他手中捡回了那道奏章,照着上书的御史脸上再摔了一次,冷眼看着他仓惶跪下。

    他拂袖转身走回了陛阶之上,立在皇座之前,微微侧首用余光扫视过占据了半边大殿的文臣们。

    “你们可是听清了?朕如今不忧摄政王于朝不利,不忧大儒欺世盗名,朕忧有诸位臣工如殚精竭虑,日后无人敢报效朝廷!”

    君后辛气急,一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霍然转身指着殿下越发沉默的一群人,凛然高声质问。

    “你们这是要让朕寒心、要让忠义之士寒心、要让天下百姓都寒心了,才肯罢休吗?!”

    “殿试在即,尔等食禄戴冠,就是如此为天下士子做出表率的吗?!”

    “陛下息怒!”

    他们说这句话已经说得熟练了,以前是叫“王爷息怒”,如今不过是换了一个人而已,跪得也熟练,跪下后却无人认罪。

    让皇帝骂一骂算不得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