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5章 议后宫(第2/3页)  病娇王爷偷心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冯喜收回了迈出一半的脚,把退朝的唱礼咽了回去,垂眸恭立。

    “启奏陛下,臣以三朝之臣而奉陛下,旦夕不敢疏忽。今陛下临祚,年过弱冠,而中宫空虚,后宫不兴,再有作乱者频出,臣甚忧之。”

    君后辛目光一凝,随即无声冷笑,怪不得看着吏部踩坑也不出声,原来是在这里等他。

    用救不回的吏部换一个正大光明往宫中送人的机会,对于沈士柳来说是个无本的买卖。

    向亭在下面向君后辛使劲打眼色,但这事他们这些臣子都不能出言,君后辛不亲自拒绝,就只能等着沈士柳继续说下去。

    “陛下为国之君父,修身为本,齐家为首,方治天下。纵今有皇长子,然中宫不定,嫡子不出,无以为继,则天下难安。”

    沈士柳深深一拜,言辞诚恳,一心忠君而忧国忧民,多年来沈相都是如此立于天下人的眼中。

    “为天下计,请散现今之后宫,广纳秀女,早立中宫。”

    “秀女当严查其德行出身,若再出此叛逆不轨之徒,凡举荐之人,问罪同犯之列,以正典纪。”

    君后辛按在龙头上的手骤然捏紧,手背青筋暴起,向亭眼睛蓦地瞪大,陆柮等君留山的人都是眉头深皱,其余朝臣也神色陡变,便是沈士柳一派也不乏惊诧。

    冯喜偷眼去看阶下众人,又窥君后辛天颜,慢了一拍也是色变。

    沈士柳从容自如地再行一礼,仿佛半点不曾感受到殿中冷凝的气氛。

    “且臣以为,外戚之祸非一朝特例,后妃行事,必也受其外戚所助,故若再选妃,当限其家人,以一职而安例如驸马,立后亦如此。”

    龙椅的扶手险些被君后辛生生捏碎,今日之话传出去,不论他是否有此想法,最后是否同意,再送秀女进宫,谁都要再考虑一下了。

    “沈丞相为朕所计,朕甚慰之。然朕坐天下,垂仁扶民,大岳立朝,广宣教化,纵有奸人不信慈教,也未可离间朕与黎民之情。”

    “朕托信于臣民,信臣民当以忠义报朕。”

    沈士柳低垂着眼慢声截断了君后辛的话,加重了语调。

    “陛下,侵害陛下者今日已非首例,陛下万金之躯,纵心怀仁慈,亦当保重自身,陛下长安而黎民得生。”

    君后辛压下自己的诸多情绪,清楚现在不能同沈士柳纠缠太多,他也不能反驳说今日之事只是误会或特例。

    若是误会,吏部之罪同此无关可不赦,但工部右侍郎和国子监祭酒就成了他多疑而妄罪,不单他要自打脸,连仁宗都会被他带累。

    吏部之罪证据确凿又如何,有此做为说法,后面之事拿出来听闻者也要先存疑。

    吏部尚书仗义执言而受此劫,那些罪名又是否会是朝中为了谄媚上意,而罗织栽赃?

    若是说特例,已然再三发生,说官民皆受教化,那是否是皇帝治后宫不妥,才引来诸般之祸?

    更有甚者,皇帝是否借口后宫而害前朝,以答目的?

    君后辛不能替自己来辩,朝中有资格插手此事的人也不多,罗有恒思虑再三,沈士柳咄咄逼人,他也不知能否替皇帝挡住这一次。

    最终罗太傅赶在沈士柳继续说下去之前,这些天来第一次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言。虽陛下立后选妃是为国计,然同为陛下后宫之事,吾等外臣不宜插手过多,恐有窥探后宫之疑。”

    君后辛眸色暗沉盯着沈士柳,罗有恒的进言让他稍微缓和了一些脸色。

    沈士柳不出声,罗有恒再接再厉地说下去。

    “宫中朝中陛下都尚有亲长,宜呈之,请其衡量。”

    “且摄政王辅掌朝事,先帝言,新帝年而立而使还政,现今陛下仍需以学习治国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