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我是勋贵,我爱好作死(第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对岸吹过来的晚风,消退了酷暑。    人们总算觉得轻松了许多。    江边蹲着一个个劳工,正在大口大口吃饭,吃完之后,他们还要去渡口卸货。    作为整个大明朝最繁华的大城,南京城的商贸非常发达,这一点即便是北京,也望尘莫及。    每天都有无数的船只停靠在这里,将从巴蜀、湖广、江西运来各种商品卸载到南京城外。    当然,也有的船只从长江进入到秦淮河,沿着秦淮河到南京城下。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长江边的人群突然议论纷纷起来,大家的目光都投到同一个地方。    身穿浅绿色新军制服的揽月军一队队在长江南岸登岸。    登岸后,便在空地上整齐排列。    骑兵和骑兵排列在一起,火枪手则排列成一块块方阵,火炮营的则在火枪手中间。    那些燧发枪引起了许多民众的围观。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军队,感受十分好奇。    洪承畴披着铁甲,不过是属于轻型铁甲,重量也就十几斤而已。    如果是重骑兵,身上的装备重量可能会达到50斤以上,并且马匹也会披甲。    京卫军的重骑兵打多在卢象升的天雄军里,揽月军还是以轻骑兵、火枪手和火炮手组成。    整齐的方阵看起来非常有震撼力。    洪承畴骑着马,前面的方阵让开一条道,他沿着道走到最前面。    前面小跑过来一群人,这些人是应天府的守备。    毕竟前面就是南京城了,而此处又是船只装卸的重要渡口,税课司衙门(明朝收商税的衙门)的人也在这附近。    按照大明朝的律法,凡是过往船只都得交税。    这在明朝的商税中叫过税,更准确一点来说叫钞关税。    大明朝开国之初是没有钞关税的,真正钞关税是从正德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中后期,钞关税成了农税、盐课之后的第三大财政收入。    不过毕竟大明朝是农业社会,商业主要还是聚集在南方,所以钞关税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    因为这里湖泊河流众多,古代交通缺乏,河流、漕运就是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其中,北京有崇文门钞关,京杭大运河也有几座钞关,再就是南京、苏州、杭州、湖广和江西这几个地方,也都设置有钞关。    南京的钞关设置在长江边上的上新河。    也就是洪承畴渡江的这附近。    前面一个穿着官服的男子向洪承畴走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些官兵。    那男子说道:“不知这位大人从何而来?”    洪承畴的副将贺人龙道:“这位是揽月军洪军帅。”    “洪军帅?”那男子笑起来,看了看旁边的人,“你们有听过吗?”    旁边的人也跟着笑起来:“没有停过!”    “揽月军你们有听过吗?我大明朝有这支军队?”    “也没有停过!”    “所以这群人到底从何而来,胆敢聚众,这怕是要谋反啊!”那男子脸上的表情已经阴沉了下来,“这里可是应天府,你们是认为南京城无兵?”    洪承畴也不生气,而是笑道:“敢问各位名讳?”    “你还没有资格知道本官的名字。”    洪承畴扫了一眼旁边的那些人,他翻身下马,走到这中年男子面前,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五军都督府的经历?”    经历是大明朝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是又如何?”    “赵成至?”    “你知道本官?”    “忻城伯之子,谁不认识。”    忻城伯赵之龙,这在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的无耻之徒。    正统历史上,豫亲王多铎兵临南京城下,这厮就是出来跪迎的人之一。    当然,什么魏国公、保国公,等等勋贵都出来跪迎了。    赵成至笑道:“既然知道本官的身份,还不自己绑了自己?”    洪承畴就是一巴掌抽过去,啪的一下,赵成至头一歪,趔趄了两步,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