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3/3页)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击,展开肉搏战,鄂军不支,渐往后退。

    鄂军团长潘守贞率部夜袭湘军,被部属告密。夏斗寅团佯退十公里,于朱鹤镇伏击鄂军,潘中弹身亡,士兵死三百余名,余部缴械。三十一日,鄂军总攻湘军,湘军全力反击,连克羊楼司、赵李桥。

    八月二日,湘军左翼军由华容攻塔市,旋克湖北公安、石首。四日,湘军右翼军叶开鑫旅击散鄂军第二混成旅,连克湖北通城、通山、崇阳。五日,湘军正面战场继续开战,宋鹤庚到羊楼司督阵,击退当面之敌,前进数十里,鄂军退至茶庵岭。七~八日,湘军连克蒲圻、嘉鱼,并攻下汀泗桥。

    八月九日,北京政.府免除王占元所兼各职,任命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萧耀南为湖北督军。

    八月十一日,王占元乘轮船离开武汉,他向送行者吞声饮泣说:“我六十多岁的老翁,想不到今天还上人家的大当!”他没有指出上了谁的当,所谓“人家”可能是指赵恒惕,也可能是指吴佩孚,或者两者都是。

    萧耀南令前线鄂军一律后撤,由直军三万人接防,于是湘鄂之战转变为湘军和直系之战。

    赵恒惕对湖北没有野心,更不想和直军作战,只希望达到鄂人治鄂的目的。萧耀南为湖北督军,萧是湖北黄冈人,这一点已算达到了一半的目的。赵恒惕不反对萧督鄂,只希望督军名义改为湖北总司令,以符合西南“自治”各省的体制。他的想法是大家共同推荐蒋作宾为湖北省长,吴佩孚自动不就两湖巡阅使。在他看来,吴佩孚是不会与湘军为敌的。

    但是,这只是赵恒惕的一厢情愿。因为,这时候的吴佩孚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佩孚。

    想当初,吴佩孚在衡阳撤兵前后,一再呼吁和平,似乎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受到全国的喝采。可是,到了直皖战争后,他却变成了好战的军人,和段祺瑞一样,高喊起武力统一。这其实并不奇怪,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像吴佩孚这样的政客,重要的不是主战或主和,而是哪一方面更符合他某一时期的需要。

    自吴率军到了湖北后,湘军一再表示愿意和平,全国也不愿见湖北再有战争,各界都有通电,主张停战。旅津的湘鄂人士黎元洪、熊希龄等均通电劝告曹吴不要迷信武力。

    梁启超电吴佩孚说:“勿将安福系之垢衣,取而自披于肩背。”

    然而,吴佩孚对这些劝告,一概充耳不闻。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