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2/3页)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统不能亲临军.务院所在地时,一切军政民政对内对外事宜,以军.务院名义行之。

    第三条:军务院置抚军,无定员。以抚军议决或同意行其职权。抚军以各省都督或护理都督全省以上联合军都司令都参谋及各独立地方成军有二师以上之军总司令任之。凡新取得前项资格者,同时取得抚军资格。

    第四条:军.务院由抚军互选抚军长副长各一人。抚军长执行抚军议决及同意之事项。抚军得赞襄抚军长协理一切。抚军长有事故时,副长摄行职权。抚军长副长俱有事故时,得公推抚军代摄行职权。

    第五条:军务院置政务委员会,由抚军互选一人领委员长。设各种委员,无定员,分掌外交财政军政法制各项政务。

    第六条:军务院置各省代表会,由各省都督各派二员列席,以备咨询。

    第七条:军务院置秘书,无定员,承抚军长副长政务委员之命,掌管机要事宜。

    第八条:军务院遇有关于对内对外特别重要事宜时,由抚军之合议或同意得特任专使处理之。

    第九条:军务院所属各种委员会各省代表会组织细则,以院代定之。

    第十条:军务院自国.务.院依法成立时撤废之。

    原来拟议中的抚军长是岑春煊,其后决定推唐继尧。因为云南唐继尧是护国首义之人,又是实力派,由唐继尧为抚军长更合适些。这样,岑春煊便出任副抚军长。

    军务院设于肇庆,唐继尧远在昆明,便由岑春煊以副抚军长代理抚军长。并推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焜为抚军。

    抚军资格规定为独立各省都督及军长以上的实力派,梁启超则是特殊的例外,是实力派以外的人。因为是倒袁的首创者,又是护国精神领袖蔡锷的老师,所以他很自然地成为军务院中的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军务.院直隶大总统,这里所谓的大总统当然不是袁世凯。大总统不能施行职务时,由军务院代行,军务院置各省代表会,由各省都督派代表二人列席。以唐绍仪为外交代表,王宠惠和温宗尧为副代表。

    唐继尧遥任抚军长后,通电中外,略谓:“迫于时艰,勉膺重任,谨掬血诚,誓以公心效忠国事,一俟大难削平,即当退避贤路。”

    蔡锷是反对设立军务院的,当五月初旬两广筹组军.务院时征求滇黔意见,蔡即复电认为目前只须迫袁退位,而由段祺瑞出面主持。“不宜组.织政.府,致招争权夺利之嫌,而启南北分裂之渐”。

    蔡锷的想法和当年朱元璋“缓称王”的思想是相通的。是想明白的告诉世人,他们大家挺身而出反对袁氏称帝,是为了扞卫共和,为了护国,而不是为争权夺利。

    军务.院成立后,发表第一号宣言:

    “中华民国大总统领海陆军大元帅一职,依法应由副总统黎公继任,已由本军政.府宣言在案。但黎公今方陷贼围,未克躬亲职务。查《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第二项云: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副总统同时缺位,由国,务.院摄行其职。今大总统身体蒙难,副总统职尚虚悬,国.务.院又非俟大总统任命,经国会同意后,不能组织。

    “而军事正亟,既当求统一之方,至国运方新,尤宜作通筹之计。今由继尧等往复电商,特暂设一军.务院,直隶大总统,指挥全国军事,筹办善后。军务院置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对外交涉,对内命令,皆由本院名义行之。俟国.务.院成立时,本院即当裁撤。除将军务.院组织条例别行公布外,特此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军.务.院各首领就任宣言:

    “北京黎大总统,云南贵州南宁广州杭州都督府,泸州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部南宁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部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