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出师未捷(第2/3页)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嫡系老部下。周符麟被吴禄贞撤职,投靠了吴鸿昌。

    马蕙田和周符麟是同乡,马蕙田喜欢嫖.妓和赌博,欠下巨额赌债,个人无力偿还。周符麟得知这一情况后,答应用三万银元的酬劳,换取吴禄贞的人头。

    马蕙田见利忘恩,竟然一口答应。陈其采星夜造访吴禄贞,是为了探知吴禄贞虚实。陈其采离开不久,马蕙田就开始行动。

    瞿寿程事先通报预警,情报来自马队司令元柏香。十一月六日晚,元柏香和于文泰相遇,于文泰是马蕙田营里的排长,获知刺杀阴谋。

    于文泰和元柏香是结盟兄弟,便秘告元柏香:“今晚,马蕙田要杀吴统制,你们早作准备,速换卫兵。如办不到,消息一露,我命难保!”

    元柏香大惊,跑到司令部,吴禄贞不在,见瞿寿程在,急忙报警。瞿寿程待吴禄贞回来,赶紧禀报。吴禄贞不信,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

    而何遂在犒赏晋军路上,无意间吐露了吴禄贞身边缺少警卫的信息,让马蕙田获知刺杀的最好时机。于是,大战在即,吴禄贞却死于非命!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吴禄贞的被害,致使十一月七日的起义最终流产。

    吴禄贞的被害也一直是个谜。

    一种意见,是清皇室主使周符麟、马步周暗杀了吴禄贞。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清廷对握有兵权的袁世凯甚感恐慌,因而起用反袁的吴禄贞为第六镇统制,想以此来实现以吴制袁的目的。

    武昌起义后,吴禄贞联合革命党,屯兵威胁京师,这是清廷始料不及的,所以清皇室要派人暗杀吴禄贞。

    杨玉如著的《辛亥革命先著记》就说:“清廷以禄贞行动威胁清廷,遥助革命党    ,深加痛恨和恐惧。奈当时军威已替,又不敢显示其非,明正其罪,恐致激变,只得用二三权臣卑劣之计,密购绿林贼盗往石家庄将吴禄贞刺死。”

    张难先所著《湖北革命知之录》也说:“军咨府大臣载涛,知马步周、周符麟与吴禄贞有隙,就秘密将他二人叫到北京,许以二万两银子,并许将来保他们升官,教他们刺杀禄贞。”

    罗正伟编的《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则认为是:“良弼知禄贞有异,乃重贿啖其部下原第十二协统周符麟往刺之。”

    然而,当时的直隶总督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说吴禄贞“为项城(即袁世凯)遣人暗杀”。曾在袁世凯的亲信随从唐天喜家做过家庭教师的任芝铭在回忆录中说:唐天喜告诉他,是袁世凯主使周符麟、马步周暗杀吴禄贞的。

    任芝铭认为,北洋军队一向由袁世凯所控制,清政.府把吴禄贞安插在北洋六镇中来抑制袁世凯,必然引起袁世凯的忌恨;况且吴禄贞一上台就联合革命势力,截留清政.府运给袁军的军火列车,使袁世凯面临南北革命军夹击的形势。

    所以唐天喜说:“老头子(袁世凯)不止一次说要杀吴禄贞。”再说,清政.府大兵南下攻打革命军去了,京畿空虚,怎么敢加害重兵在握的吴禄贞。

    张国淦编著的《辛亥革命史料》写道,当时的军咨府第二厅厅长冯耿光说:吴禄贞与载涛、良弼关系很好,他们曾多次密议铲除袁世凯的方法。

    吴禄贞的存在,不仅对清廷是个严重威胁,对袁世凯也是个极大的障碍。清廷和袁世凯都有可能谋杀吴禄贞,因此以上两种说法各有所据。

    吴禄贞的参谋何遂却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是清**和袁世凯共同主谋暗杀了吴禄贞。

    他说,军咨府第三厅厅长陈其采是清廷所派,去石家庄监视吴禄贞的行动,周符麟则是受袁世凯指派。

    周符麟到石家庄,召集部分军官密谋暗杀事宜时,陈其采也参加了,马步周就是被他们共同收买,去暗杀吴禄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