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貌见端倪(第1/2页)  荣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熠自来到京城,这还是首次投递文帖出去。    为的不是其它目的,不过是想要通过这份文帖,得到一张国子监祭酒府腊八宴的请帖罢了。    他虽然有解元的(身shēn)份,但整个大靖朝光这一年秋试的解元就有三十二个,若再加上那些滞留几届还未考中进士的“曾经解元”,那就更多了。    所以解元(身shēn)份,说起起来固然得人尊敬,可真到了一定层面上,似乎又算不得什么。    宋熠遵从规则,投帖问路,三(日rì)后,终于也收到了来自祭酒府的腊八宴请帖。    这时,离腊八那一(日rì)还差五天。    松风最喜欢往外跑,并打听各种消息。    据说,如今这位谢祭酒已任祭酒之位五年,腊八宴是他出任国子监祭酒后,每一年都要举办的。    江慧嘉对宋熠说:“既是每年都要举办,偏偏先前我收到了请帖,你却没收到,只怕就是这位谢大人在催你写文帖呢。”    宋熠也认同这个观点,当然并不是觉得谢祭酒在故意针对自己——只怕他现今还没有被人特意针对的资格。    这个应该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文化场上的规则。    要进圈子玩,当然,你得先遵从规则。    又比如,汴京城里高官多,可最最不能招惹的,还要属号称京城第一纨绔的景安王。    或者是,今冬炭价走高;城北瓦子里如今最流行玉京飞天舞;现今在朝的左相崔大人除去(爱ài)字最是(爱ài)酒,据称是与皇帝陛下喜好一致,所以君臣十分相得等等。    还有,瑞王的大郡主又要嫁第三个郡马了,大家一起来猜一猜,这位郡主娘娘最后究竟能有多少个郡马;成国公主又在指点江山说,文臣最误国,边疆战士,大漠风刀,十年如一(日rì)的坚守才是真栋梁。    到这时,江慧嘉就惊了:“大靖朝的公主这样厉害?还能指点江山?”    简直比明清的公主幸福得不在一个层面上!    宋熠这些(日rì)子去拜访了几位萧谨在京师的友人,比起江慧嘉的闭塞,他要略微多知道一点东西。    “京师风气竟比宝庆府还开化,据说当今陛下常常微服到民间来。老百姓称呼当今为官家,很是亲切。”    还有这种事,真是不入京师想不到!    所以接下来还听到太子八卦,就不稀奇了。    关于太子的八卦是这样的:低调的太子(殿diàn)下(日rì)前低调地纳入了一位新良娣,新良娣姓郑,年轻貌美,可惜不太得太子的宠。    因为不喜欢新良娣,所以太子转头就去了大相国寺做修行。    新妇入门,太子不在宫中坐拥如花美眷,反而大冬天的跑到寺庙里头跟大和尚们为伍,这到底是讨厌新妇,还是跟佛祖才是真(爱ài)呢?    八卦太劲爆,堪称近期市井话题排行榜第一(热rè)点。    至于其它那些,什么和丰楼又出了新酒食了;京西老翁迎娶十八美(娇jiāo)娘;某(日rì)某时某才子又出新诗词……    等等,总之雅的俗的、高大上的、市井民间的、能说的不能说的、真的假的,一股脑的,都能变成松风口中的趣事。    也是通过松风这样高强度的消息轰炸,江慧嘉虽然自来京城就极少出门,也还是渐渐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京师汴梁的风貌。    这是一座开化而又繁华的城市,汴京人(爱ài)吃、(爱ài)玩、(爱ài)风雅、(爱ài)稀奇、(爱ài)(热rè)闹,当然,还很(爱ài)八卦。    在宝庆府的时候,因为郑七娘的事(情qíng),江慧嘉曾经与宋熠谈论过太子。    那时候两人的一致观念是,这种皇家的事(情qíng)当然少议论为好。即便忍不住说几句,也一定记得不能在公开场合说。    可到了京城以后呢?江慧嘉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太子的私事能被市井小民拿出来议论,公主都能指点江山。    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