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与沈万三交谈(第1/3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个草案让李二带走,杜荷才有时间关心一下,旗下产业园区的事务。

    书房中,杜荷与沈万三。

    此时的沈万三名声显赫,是杜荷旗下产业总裁。

    四个产业园区,涉及到行业数十个,上千个项目,从百姓民生到高科技产业。

    “少爷,炎黄四岛上,我们已经租了150多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不过,有些工序还是需要人工,现在从中原过去的人员有5000多人。”

    沈万三道。

    哦!

    “使用人工是没办法的事,咱们研究出来的机械,还是有欠缺。一是效率不太高,二是浪费有点多。”

    杜荷道。

    科技发展太快了,基础不扎实。

    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在里面。

    “老沈,炎黄四岛上,其他家族有进入的吗?”

    杜荷道。

    “有呀!现在一共有十多个大家族,到炎黄四岛上去租赁土地。象房家、

    程家、秦家、尉迟家等,他们一家租赁的土地没我们多,只是数万亩,人去的也不太多。”

    沈万三道。

    嗯!

    全是与杜荷关系不错的军方家族。

    看来,文官体系的人,对海外还是认识不够。

    “到北方草原去租赁草场饲养牛、羊的家族呢?”

    杜荷道。

    “少爷,差不多!全是跟随你出征将军的家族,还有一些真正的商人。现在,国家正在修建通往北海的道路,估计需要三年才可能通车。”

    沈万三道。

    杜荷清楚,帝国对北方草原加强掌控,并非修一条道路,接下来,会修建好几条。

    水泥的出现,让基建迅速发展。

    想要彻底掌控北方广扩的草原,不仅要修路,还得有百姓去生产、生活。

    “少爷,我们在北方大草原上,又发现了几个超级铁矿,地方已经购买回来。

    不过,只能在近点的铁矿,先筹建一个上规模冶炼厂,另外几个地方,暂时无法开采。”

    沈万三道。

    钢铁产量是一个国家的主要指标。

    经过七年多时间发展,帝国现在有成规模的钢铁厂六个,全是隶属于杜荷旗下。

    其他那些小作坊生产,基本遭到淘汰。

    钢铁冶炼技术掌控在杜荷手中,几年了,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不是杜荷不开放,是杜荷不想让帝国境内的矿产品,被挖得支离破碎。

    得有计划的开采,不能胡乱开采。

    再说了,一旦拿下东南亚,杜荷会向李二建议,禁止帝国核心区域内矿产开采。

    所有矿产全是由非核心区域地区提供,境内的留下来给子孙后代。

    矿产品这东西,挖一份少一份,是不可再生资源。

    “老沈,安排人进入西域,去种植棉花、葡萄这二种作物。那个地方非常适合生产,

    让研究所,尽快把棉花种植、收获的机械产品研发出来。另外,在西域再建一个棉纺织厂、

    一个葡萄酒厂,带动当地百姓生产,提高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缓解当地民族紧张局势。

    只有那样,帝军才会少很多麻烦。”

    杜荷道。

    “少爷,那种子问题呢?”

    沈万三道。

    “放心!种子我会兑换出来,到时候给你。另外,派出勘探人员、银行人员,

    跟随薛礼大/军,一是解决军队缴获物资处理问题,让士兵更方便。

    另一个是勘探西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