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山中茶会(第1/4页)  叶落何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紫云看着摆在面前的茶样,一一细数它们的名字: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休宁松萝、恩施玉露、蒙顶甘露、信阳毛尖、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月光美人、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莫干黄芽、正山小种(松烟香/无松烟香)、金骏眉、祁红、滇红、川红、英红、安溪铁观音(拼铁/纯铁)、大红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铁罗汉、凤凰单丛(蜜兰香/芝兰香/鸭屎香/柚花香/黄栀香)、东方美人、阿里山、杉林溪、茯茶、六堡茶、藏砖、易武(生)、昔归(生)、老班章(生)、老曼娥(熟)、冰岛(生)、7542(熟)、大吉岭、阿萨姆。

    隔着透明的小袋包装,紫云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随意想起一个名字,就能立刻联想到它的外形。至于滋味的辨析,实在是难啊。绿茶之间,太相似了,需要敏感的味觉与嗅觉,才能发现细微的差别。白茶稍微好点,除了云南的的月光美人外,其它的按照叶子的细嫩程度,可作区分。等等,年份呢?紫云翻看一下,还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是同一年的。黄茶有独特的闷黄工艺,从滋味与汤色上,可以大略区分,至于小类,还需下功夫。红茶走甜美路线,无论哪一款,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松烟香、玫瑰香、圣女果味等,还是不好判断。最难的是乌龙茶和普洱。乌龙茶先要区分产地,如闽北、闽南、凤凰山、台湾等,再区分微妙的滋味。岩茶之间,铁观音之间,凤凰单丛之间,需要多花时间,最好找到生活中的类似味道。普洱更难,好在给出的样茶种类,并不算多,根据生熟、山头、年份等,再多听听之南的见解,应该可以过关。

    如此细心琢磨之后,紫云想起昨晚的筹备会。在观荷亭内,借着朦胧的路灯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对茶会的想法。最后,还是由之南作总结。她说:“一是时间,茶会举办时间,就定在后天;二是场地,场地嘛,明天找个时间,我们分别去踩踩点,发现合适场地,及时报到微信群;三是敲定茶样,除了场地,明天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我们要先熟悉茶样,后天茶会,以盲品为主,每人准备五款茶(最好是最不熟悉或没把握的),范围不可超出小考的五十款;四是器具,需要大家自备茶器茶席等,实在没有的,想办法去借。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大家觉得很是周全,暂时想不到添减之处。之南接着说:“既然如此,我宣布,本次筹备小组会议,胜利闭幕!”“之南真是个好组长!”大家纷纷赞叹着,又热闹了一会,才散去。很快地,之南把会议精神及流程发到“茶会微信群”。目前群成员有十五人,竹西也在内。

    紫云选定明天要参会的五款茶,又喝了最熟悉的几款茶后,才满意地走出房间。今天乐乐要忙工作,没时间过来看她。紫云准备去找竹西,和她谈谈。敲了门,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她来开门。紫云就信步去园子里逛逛,一为寻找竹西,一为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茶会的地方。

    隔着窗子,竹西眼睁睁地看着紫云走远。房内的吕海,也正探头张望,“是你隔壁的叶紫云?你为什么不愿见她呢?”竹西冷笑道:“我当初结交她,是觉得她人不错,又爱茶懂茶。如今看来,怕是我看走眼了。”吕海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呢?”竹西不屑道:“她刚来,就和联络员耿乐乐,打得火热。听说她们是同学,可以理解。可是,你知道吗?几天前,我还看见她和钱景明走得很近,这就不正常了。他,可是云凡的老总。”吕海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惊得表情都变了,“钱景明,不是助理吗?怎么会是……?”竹西嗤地一声笑,“你也是个傻子,助理只是个临时身份。我是亲耳听到张倩经理叫他钱总的。”吕海笑了,“这就对了,听说云凡的老总,就是姓钱。看来比赛只是场闹剧,冠军早就内定了。”竹西不忿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