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章、举子陈亮慕名而来(第1/2页)  大宋:开局擒杀金国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这次过来,是想跟你说,你提出关于筹建战地医院的事,只怕更加难办。”赵昚长叹一声,将头直摇,一脸无奈失落的神色。

    “为何难办?莫非没人来应征?”李显忠问道。

    赵昚又是将头直摇,“告示出了之后,我让太医院的太医华懿负责征收医护兵,倒不是没人来应征,但来的人都是冲着所给的十两银子而来,因此所招来的都是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之辈,而华太医自己也不清楚征集医护兵、战地医院是怎么回事?因此当人问起,也根本无法解释。考虑到宁缺毋滥,我将所有新招来的人都遣散了。”

    李显忠听了,极为震惊,“什么,遣散了?”

    “没错,遣散了,宁缺毋滥,这些人只会浪费粮饷,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留着做什么?”赵昚说道。

    “太子殿下,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在此之前,你应该跟我说一声吧,这样也不至于弄成这样的结果。”

    “我这几天在处理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管征兵之事,我也没想到这个华懿会招来这些人。也怪我没有跟他说清楚这医护兵的职责。”

    李显忠这才意识到,告示上虽然简单写明,但毕竟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事,也多少人能够彻底明白。

    多半会猜测是朝廷强行征兵,大宋的兵役已经够繁重的了,除了正规军之外,大部分厢兵,他们除了守城之外,平时还要负责修筑城墙、挖掘河渠、采造装卸等苦役。

    这也是太子殿下招收医护兵,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的原因了。

    想到这里,于是便对赵昚道:“太子殿下,我想大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医护兵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因此不愿意来应征。不如这样,首先限定征兵名额,增加条件与要求;其次限定年龄范围,必须是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最后就是通过短期培训,进行测试,达到要求标准的,才能给粮饷。”

    “这样一来,岂不是更加没有人来应征了?”赵昚满脸疑惑地问道。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宁缺毋滥,是你自己说的。有规定条件与要求,才能让人明白医护兵的职责,以及我们建立战地医院的目的。否则光靠告示上的简单几行字,是不能让人弄清楚的。”

    “那就按照你说的试试看,我这就去和华懿讲明白。”太子赵昚转身便要离开。

    “太子殿下,稍等一会,我们一起去,正好兵工厂那边也缺人手,我们在临安城设两个征集点,一个征收医护兵,一个招聘兵工厂工匠。前线战事紧张,伤亡惨重,两件事都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李显忠急忙赶上赵昚,转过身来,对辛弃疾等人说道:“你们也一同前去吧,少你们相助也是不行。”

    赵昚与李显忠等人来到临安府衙,在知府钱端礼带领衙差的相助下,府衙前很快搭起来两个临时征集点。

    之前虽有告示,但只是华懿与几个禁卫军在城门口召集医护兵。

    而这次不同。

    不禁太子赵昚亲自光临,而且还有最近风头无两的李都统参与,再加上辛弃疾等知识分子的宣传,很快衙门口便聚集了许多临安百姓。

    一时之间,经过辛弃疾等人的解释,临安百姓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不仅踊跃报名,而且相互转告。

    临安虽然是富庶繁华的南宋都城,但是十两银子每月的报酬,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不少。

    再加上名额有限,还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每个人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官方对于此事如此严格慎重,就说明与以往的强征役兵,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就更加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了。

    很快,来报名的年轻人,在府衙门前排成了两条长龙。

    “你叫什么名字?”负责登记名册的辛弃疾,纸笔蘸墨,头也不抬地对身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