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君道,帝王的权术!(第1/2页)  大宋:开局擒杀金国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贺币?”史浩笑得前俯后仰,“公主,这是钱的事么?”

    听了完颜灵儿提出的这个要求,不止史浩与赵构,就连李显忠也想笑,南宋朝廷是缺钱的么?

    绍兴和议,宋向金每年所纳的银、绢,也不过二十五万两、匹,朝廷也不放在眼里,即便是你们要贺币,随便给个几万贯,对于富得流油的南宋王朝,也还不是九牛一毛?

    这特么根本不是钱的事。

    完颜灵儿听了,极为不悦,但也不明白史浩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于是便问道:“既然不是钱的事,那你们究竟想怎么样?”

    赵构笑道:“兹事体大,朕一时之间也不能给你个答案,不如能晚朝的时候,朕征询一下群臣的意见,然后再给你们金国一个答复,你看这样可好?”

    完颜灵儿道:“那阿琐将军呢?你们能不能先将他放了?”

    “这只怕还是不太合适,不过朕可以先将他松绑,也可以给他找太医治伤,但他只怕要先关在刑部大牢。等我们商量一个对策之后,再商量是否放人,你看这样行么?”赵构对完颜灵儿道。

    完颜灵儿拿不定主意,向李显忠看了一眼。

    “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李显忠道。

    “想不到你也和他们是一丘之貉。我们走!”说着便气呼呼地与高忠建一起返回鸿胪寺。

    宋代朝会分早、晚两朝,若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战争时期,晚朝很少,有也是隔三差五一次,特别勤政的宋孝宗除外,即便不开重大的朝会,也会时不时大半夜让大臣到选德殿奏对。

    自虞允文、李显忠采石之役得胜归来之后,赵构也吃不消早晚二朝的作息,于是便停了晚朝,早朝也是每隔三天举行一次。

    今天是个例外。

    他与史浩、李显忠等人离开刑部之后,立即让史浩让人通知各大臣,按照往常晚朝的时间,来文德殿开会。

    这些文武百官,宋朝的各级公务员,听说晚上要加班,也不知是什么大事,以免官家问起之时,一时之间应对失策,纷纷赶往史浩的府邸,问清楚到底是什么事,然后回去准备。

    本来按照晚朝的规矩,像李显忠这种低级军官,是没有资格站在朝堂上议事的,不过他是采石之役的功臣,因此宋高宗在虞允文的建议下,特别给他开了条绿色通道。

    不仅让他参加朝会,而且让他站在武官队列中靠前的位置,仅次与大将虞允文,这让其他官员,不由得羡慕嫉妒恨。

    但当虞允文向宋高宗提出封赏李显忠的时候,他始终不给出答案。

    其他的官员,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都认为官家有意不让武将出头,毕竟整个宋朝自上而下,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经典的话,“一百个文官贪腐,也比不上一个武将造反。”

    只有虞允文、张浚、史浩等官场大佬,才清楚赵构之所以不重用李显忠,并非是嫉贤妒能,有意打压,怕他功高盖主。

    而是将这个提拔封赏,推延置后,留给他的养子赵玮,也就是日后的宋孝宗赵昚。他早有避位德寿宫,称太上皇,将皇位传给赵昚之意。

    若是此时封赏李显忠,一来他年少气盛,只怕会居功自傲,将来自己退位之后,赵昚即位,他只记得自己的提拔封赏之恩,心里自然不会感激赵昚,一旦君臣发生隔阂,便很有可能发生造反等他最不愿看到的事。

    二来,通过最近几天的观察,李显忠心浮气躁,受不得半点委屈,极为好战,一心只想回到战场上,若是此刻将他提拔,也不知如何安置于他,让他镇守一方,又怕他无事生非,挑起刚刚平息不久的战事,将他留在宫里,显然又不合适。

    思来想去,只好暂不封赏。

    一个帝王,处理每一件事,都必须慎之又慎,金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