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9章 新人脉网,王殷欲叛(第1/2页)  大明狂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了滁州地界,走了半天功夫便到了长江边,对面就是应天府,当年高祥离过江只差了一步。

    七月十日,徐弘基的灵车到达南京城,魏国公府设灵堂七日,供亲友祭拜。

    徐雅薇看到父亲的尸体,直接晕倒在郭臻怀里,郭臻安慰她很久,才让她的心情稍稍平复。

    摆设灵堂的时候,元洲将‘嵩水河之战’的细节详细告之,老太君、大公子徐胤爵、二公子徐文爵本来对郭臻颇有怨念,在听说郭臻在危急时刻舍命相救徐弘基后,心中的怨念立马转为感激。

    之后几天,郭臻站在魏国公府门前系上孝带,接待来往的客人。

    第一天晌午时分,来了个面色红润的老者,郭臻八年前和他接触过,只是那时的他没那么老,他便是昔年的内阁次辅赵昱。

    郭臻朝赵昱躬身行礼:“学生见过挹斋先生(赵昱已去职,被发配江南养老,挹斋是他的名号)”

    赵昱点点头:“弘毅,我们又见面了,节哀顺变,改天我们再聊!”

    郭臻点头应道:“挹斋先生客气,学生改日会到府拜访!”

    徐弘基的丧事持续了十几天才体面地办理完,在这期间,郭臻除了跟赵昱搭上关系,还和复兴社大佬钱益、张甫等人有了交情,算是在江南初步打开了局面。

    这时候,王逝辞别郭臻来到了杭州,他要面见王殷,看看自家堂兄现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殷知晓郭臻到了江南,却没到南京拜见郭臻,这让王逝嗅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味道。

    自从商盟建立起,郭臻就掌控着商盟七成的利润,那是因为他掌控了商盟的命脉。

    这次杨巍奉郭臻之命返回宣大,逐渐把商盟在宣府和大同的商铺转让,收缩经营,王殷得到消息不久,心中大为恼火。

    商盟是郭臻的,还是王殷的?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答案,在郭臻失势后,至少杨巍和王殷两人心中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杨巍做这些事无需向王殷请示,因为在他心里,这些商号就是郭臻的,而他奉郭臻之命理财,在商盟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时,收缩经营是最好的策略。

    王殷正在纠结,纠结如何处置与郭臻的关系,一个不能给他带来财富的东家,一个只会从商盟身上吸取血肉的东家,一个有可能给商盟带来滔天大祸的东家,他还有必要与他站在一起吗?

    商人很实际,王殷在考虑先进京找新的靠山,还是先见郭臻。

    近两年,商盟在江南发展迅猛,不但在扬州、南京、苏州、杭州、松江五地开设了分号,还和闽浙那里的茶商建立了联系。

    可惜,徐弘基死了,这让王殷不得不立刻放慢扩张速度,因为商盟的根基在宣大镇。

    或许可以考虑加入以范永斗为首的辽东系,这是王殷深思熟虑后冒出的想法,但要不要付诸行动,他还在犹豫当中。

    江南的夏天比宣大镇热得多,王殷穿着一件绸缎布衫,才送走陈敬和闻彬,心中很烦躁。

    陈敬和闻彬就像跗骨之蛆,从去年冬天到了杭州后,一直死死盯着商盟的账目。

    好在时间还短,王殷从三月听见徐弘基的死讯后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不愿把底子全露出来,他带下江南的都是王家的亲信,陈敬跟他相比还是嫩了点,只有那个闻彬有点麻烦,把住了商盟的护卫,但那些不重要,护卫在安定的江南作用不大。

    “东家,您的堂弟王逝求见!”王殷的随从匆匆前来禀报。

    王逝?他不是在郭臻身边吗?怎么突然来了这里,莫非……

    带着浓浓的疑惑,王殷命随从将王逝请进来,王逝一见到王殷,就开口质问:“堂兄,大人已经到了江南,你为何不去南京拜见?”

    王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