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从头演到尾(第1/6页)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五晚上, 范乾津本来计划要听宇派前三个月的经营情况会议录音。因为要来接段小鲤,带她去看演唱会,计划暂时推迟。哪怕岳长风还等着他的“意见”。

    不过段小鲤的航班还有一会儿才降落, 范乾津戴着耳机调了二倍速, 争分夺秒听起经管会。渐渐眉间蹙起,思绪回到了和岳长风的合作上。

    这段时间,范乾津没有参与宇派任何决策, 并不是想甩手, 只是暂时降低存在感。在最初梁辉退出、他加入时, 范乾津就和岳长风分享过理念:

    “公司创始合伙人,应该只有一个主导。”

    不管是鑫工,还是宇派,范乾津以他两辈子的经验评估,自己这时候留在幕后位置,都更加合适。

    一是他现在年龄小, 还在上学, 没法全副身心投入。

    二是他还没有技术背景, 不能“外行干涉内行”。

    三是不能分散决策,给经营管理层面造成压力。

    四是他现在和岳长风或段向陵争夺控制权,没筹码。

    五是他想纯粹以观察者的视角来评估,岳长风做得如何。

    而岳长风也反问过他:“先是梁辉, 再是你,不好奇我为什么要与你们年纪这么小的学生合作?”

    范乾津问:“不是梁辉为了自己的刚需推动项目,先找的您吗?”

    岳长风道:“他找了我就要答应吗?中国的有钱人太多了,富二代也不稀罕。”

    范乾津:“您看重他身上的特别之处?”

    岳长风道:“当初在汇勉斋里认识他的时候,梁辉十七岁,还在念高中, 筹一个救金丝猴的项目,募了几百万,送南部森林自然保护区。后来听说,如果他当时做不到那目标,他养的几只丹顶鹤和锦鸡就要被送回动物园。当时他在念高三,功课很紧张。他父亲都还逼他做这些。“

    范乾津从没听梁辉说过他的高中往事,但他记得金融大学那栋双体大楼是在梁辉念大学之前就开始动工修建的,“或许他家里觉得捐了楼,读金融大学怎么都没问题。”

    岳长风又摇头:“也是正常分数录进去的,他的高考分数也相当高。楼开始动工的时候,梁辉不想考金融大学。他高二的时候弄了个竞赛保送,是复旦还是交大,但他父亲没同意,不知道用什么法子,把他保送名额弄没了。大概世上也只有这一个当爹的会这么干了。然后梁辉想出国,也去考托福和SAT,得了个普林斯顿的录取,他爸又给他拒了。最后,梁辉还是来金融大学了。”

    范乾津听着都心梗。

    岳长风道:“当时汇勉斋聚会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都看不过去,一齐在背后吐槽梁辉他爹。但梁辉愣是一句重话都不说。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孩子相当拎得清。他爹控制欲爆棚,管教方法也比较奇葩。但给金融大学的十亿说投就投,梁辉家里那些珍奇动植物也是眼睛不眨买回来。有很多获得资源的富二代成了白眼狼,觉得父母稍微管制约束着就要死要活的。一点脑筋都不动——给你那么多钱和资源,难道还要像个奴仆似的讨好照顾顺从你?”

    范乾津知道梁辉的赎罪亏欠心态,也想到梁辉说父亲从小锻炼他,提的要求都是要他大概死去活来才做得到——那或许就是一种隐性资产的评估。只有这一个儿子,没法在竞争中选人,唯有如此磨砺。

    岳长风又道:“梁辉社交能力强,我有时觉得他在陌生人面前,比在熟人面前更放松自在。那恐怕就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身边最亲近的人,最会苛责严厉地对待他。道德方面我不评估。那时候我就觉得,这样的孩子,会是合适的合伙人——关系越密切,就越会上进、自省和警惕。所以我选了他。”

    范乾津斟酌道:“可是后来,您又选中了我来代替梁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