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亲缘(第1/5页)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范乾津的高考分数和上辈子果然一模一样,702。中国金融大学的2A班录取没有悬念。李敏奇690,真的被地质大学录走了。范乾津心中多了不少安慰。

    其他同学上大学的情况,和范乾津上辈子的也并无区别。高晓晓服从北大调剂去了国际关系。宋慧缘去了复旦,王嘉实进了南方一所名校。估分在680以上的这批人都稳了。班级其他同学也全都高过重本线100分以上,这届理重向阳班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暑假里范乾津回了一趟范家湖城云山别墅,例行探视某位独居亲人。他先把驾照考下。又从信托取了一笔小钱,去倒腾银行卡和股票账户。然后又回到宁枝市居住。

    临近九月开学,姨父段向陵特意亲自送范乾津来机场,本来都有司机接送。但范乾津想练手,姨父也毫不犹豫就让他开那辆昂贵的玛莎拉蒂。开学升初三的小表妹也在家长默许下愉快地翘掉了暑假最后一节小提琴课,蹭进车里送哥哥去机场。

    表妹段小鲤的母亲就是范乾津的小姨,十五年前,小姨和范乾津父母一起车祸身亡。表妹出生就没有妈妈,姨父很是惯她。

    在通往机场高速路上,看范乾津驾驶得四平八稳,姨父也放松下来聊天。“小乾,你真的把银行卡号给我。甭管以前他们给你留了多少钱,你暑假股票又赚了多少,都把它们存着。你大学四年生活费和学费,我这里都给你包圆。”

    范乾津笑道:“姨父,你想包我生活费,每个月微信转两千不就好了,没必要银行卡号。”

    姨父段向陵闻言,头发更秃了两根,“我,鑫工老总。你,金融大学高材生。每个月供两千生活费?像话吗?我就不喜欢微信转账,限额,想给你钱还得分那么多天给,记不住啊,难道我还得让秘书写日程提醒吗?”麻烦,丢人而沙雕。

    范乾津高中最后半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还没达到支配信托钱的条件,也就用老人留的银行卡里的钱,也完全够用。

    姨父为了“表示心意”,采取过一次“不麻烦”的办法,叫秘书从银行取了一麻袋现金给范乾津当花用。范乾津也不得不买个毫无气质的硬皮大头保险柜。回头还叫那秘书又扛回银行存了一次。所有当事人都不想再经历一遍。

    范乾津没成年的时候,银行卡用的是爷爷留下的,也没告诉姨父卡号。信托机构里的钱,是他父母和爷爷存的,普通人滋润生活一辈子没问题,由机构按条件拨付给范乾津。

    信托机构运营着那笔钱,每年保证年化4%的收益,和银行通胀同步。收益不算高,但承诺无论如何爆雷,都能百分百刚兑。

    不存入银行里,因为这信托机构,从前也是范家的产业,后来职业化运营了。

    范乾津要使用那些钱,得满足一定条件。

    条件一:考上大学,可无条件支配流动金五百万。

    条件二:大学顺利毕业:可无条件支配三千万,但必须兑换为固定资产。

    条件三:缴纳非C省的外地社保一年以上,每年可支配流动金三百万,延续到取完本金,若通胀率稳定3.5%则可供支取一百年。

    条件四:单次超过一千万的取用需信托委员会讨论,回报评估率不通过,有权拒绝支付。

    单独为他个人留的花用,已经上亿。

    这笔信托遗产,简直就是把“平平安安一辈子”糊在人脸上——要求考大学、正常毕业、是为了“学习与自立”。在C省外交社保,哪怕是个花架子形式——真正变为“社会成年人”。必须兑换为固定资产是为了至少有一处恒产。每年的花用则是保证了下半辈子饿不死,且不鼓励风险投资——老老实实别折腾。

    范家祖上人不少,但越传人越少,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物质和精神境界大丰富后,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