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欢喜悲伤一家人(第1/3页)  甘河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柏神树就这样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不知不觉的消失。连那残留得只剩下碗口大小的树桩疤痕也被糊上了厚厚的一层黄泥巴。没有人知道这场人与恶魔的争斗主角究竟是谁,就像面对黄全文的突然暴毙一般,充其量不过是酸痛之后的沉沦,时日一长,依旧我行我素的忙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庄稼活。

    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规矩向来如此,既然不能反抗也没有反抗命运的余地,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庄稼伺候好了,至少不会平白无故的饿了肚子......

    成三林却不这样想,看在老父亲自知老汉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干脆一狠心瞒着家里人辞去了林场护林员的名头。其实他的想法挺简单,他不愿像村子里其他大多数的人一样就这样向生活低头认命。说实话,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也明白,论资历排辈无论如何这护林员的头衔是流落不到他的头上的。上头在任命工作人员的时候,多多少少把他的家庭成分或者干脆说把大哥二哥以及老父亲这三个人考虑了进去......

    这不,大哥成大林愣是不明不白的被推举成了村主任,尽管自个儿是一百八十个想不明白。但在以高家镇乡党委领导进村组织召开了村民选举大会之后的那个夜晚所发生的事儿,成三林至今依旧历历在目。大哥成大林当着全家人的面儿被自知老汉呵斥着跪在堂屋正中央,先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那吼叫声简直传遍大半个巷子。连村东头的狼狗都被惊得时不时的狂吠不止。

    不明白的还以为自知老汉对突然免去自己生产队队长的事儿发脾气,只有家里人明白这是在给吊儿郎当一事无成的混混子成大林摊了一张大牌。

    常言道:“穷山恶水出刁民。”

    龟寿村这临近秦岭山北麓的小山村子,用通俗的话讲,那简直是提不上串的不毛之地。除了党和政府谁又真正意义上在乎和关心过这个穷乡僻壤的存在呢?

    村子里红色革命发祥地的历史也是愈走愈远。靠精神的力量禁锢人们的思想显然已不再可能,自打国家经济慢慢复苏,改革开放的号角一吹响。连年来,那些读了几年书的娃娃一出学校的大门,没多久就出落成一个个二流子货形象。淳朴自然的乡俗民风被这些整日里叫喊着新的文化潮流的家伙弄得是鸡犬不宁。

    男娃子,有留了偏分头梳得油光闪亮的并且时不时的还要晃一晃,这还不打紧,时而还扬起嘴角“嘘”的一声吹得偏分头儿那几撮毛上下晃动的。眼神儿那个自恋,那个傲慢!瞧见的还真想忍不住给甩几个大嘴巴子。

    也有见了女娃子老远就将两根手指头塞进嘴里,翘着舌头把个口哨儿吹得震天响的......成大林就是这些人当中的头头,现在却被公选成了村主任,接了他爹自知老汉的班。自知老汉会开到一半就气呼呼的折身回了屋。

    待到冷静下来的时候,自知老汉大抵参透了上面让成大林这个二流子货担任如此重任的原因。眼下正是秋粮上缴入库的关键节点,刁人还要刁人治。但无论怎样,火车想要跑得快全部都靠车头带。别人怎么样咱管不着,自家的娃娃还是要自个儿好好的拾掇拾掇。省得一不小心走了弯路,想回天估计也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自知老汉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难怪要劈头盖脸的先给臭骂了一顿,尔后又好不耐心的一通规劝。可怜天下老臣心啊!

    这是村主任成大林上任前的遭遇。

    现在来说说成二林,成二林出了学校的门就进了部队大院,是货真价实的进步青年。别看平日里话不多,满脑子里可都是些忠军报国的进步思想。这不当了十几年的雷达兵,一转业回来,直接就被乡党委任命为了村支部书记。这倒也算根红苗正,可是成大林......实在让人费脑子。

    成三林有两个哥哥,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