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7章 最后的逆袭2(第2/4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缺点呢?

    罗镇东笑道:“艺术家的作品通常充满了个人特性,而缺乏与他人的兼容互通,更有效率相对低下的毛病。就我看来,如果他们肯放低一些精雕细刻,放松一点对复杂极致的追求,德国的军工生产效率至少能提高一倍。那意味着战场上将不必担心缺乏武器弹药物资。您知道,德国人口毕竟是太少了,可动员的力量有限,而你们的女性却很少进入工厂。”

    曼施坦因眉头微微一蹙,愣住了。

    他和大多数德国人一样都看做是优点、正常的事情,竟然被中国人视为缺陷了吗?这让他打从心里都不乐意接受的。

    不过他得承认,罗镇东没有说错。已经参与到大战中的各国,无论苏俄还是美国,都是全体动员,特别是女性的力量挥到了极致,这等于是将总体力量提升了至少一半甚至一倍。如果德国也能以女工代替男人投入生产作业,至少还能解放出几百万的优秀兵员。

    但德国却跟中国一样,是非常重视家庭的传统文化贯穿社会,女人照顾家庭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

    “中国有句老话,‘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德国既然打算征服整个西方世界,就必须做好投入一切的准备。”

    罗镇东不好说德国人实在过于狂妄,未免太不把敌人都放在眼里了。看看希特勒动战争后的这几年来,总体战略完全是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搞,一时兴起就开辟一部分新的战场,胃口太大,过于贪婪,而没有考虑到他们自身的骨干力量终究有限,单纯的战胜或许容易,征服占领整合统一,就凭他们。门都没有!

    只是德国人,不肯承认啊!

    他被派往德国前线来,就近观察战争中德国统帅的决策指挥,亲自体验苏俄的战斗模式,现问题补充不足。必然要尽可能的分析利弊,要不然岂不是显得水平太低?

    曼施坦因顿了顿,把这个令人懊恼的话题再次放一边,抬手指着远处模糊不清、但显然在蠢蠢欲动的敌军,问罗镇东:“如果换你们来攻打列宁格勒,会采取怎样的策略来保证成功?”

    罗镇东微微眯眼。以他的好眼神,大约可以看清楚,极远处的地平线上,漫漫大雪之中,有大量的黑影在晃动,必然是苏俄的坦克。也只有老毛子制造的机械装备,抗冻能力好的出奇,并有充足的经验应对严寒的破坏,保证武器的性能受影响小。因此,先动弹起来的,必然是他们。

    对于曼施坦因的问题,他来之前也做过考量和讨论。直言不讳:“战略战术上,不会比你们做的更好。不过我们会更大的加强制空权的争夺,特别是对波罗的海苏海军的毁灭性打击,会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做好摧毁整座城市的准备。对于一个拥有骄傲历史的国家,一座具有特别政治意义的城市,我们通常不期望可以占领,宁可完全的摧毁来换取战略上的主动性,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德军对于苏俄的进攻不可谓不突然,不可谓不迅猛,不可谓不果断。但显然对于环境的恶劣,老毛子动员和抵抗的决心估计不足,才会生在夏季、秋季陷入泥潭,一直拖拉到冬季,导致一系列被动的糟糕情况。

    两个强大国家之间的战争。最怕的就是这种在敌境之中的僵持战,补给线更远的进攻者付出的成本会更高,承担的失败压力其实更大。

    曼施坦因开始还有些自傲,不过很快就被他后面的话给刺痛了。罗镇东说的再含蓄,他也听出话外之音。德国的作战看似坚决,其实既定的一些目标反而成了掣肘。

    希特勒希望能够亲自到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这三座城市视察,接受市民的欢呼,意味着轰炸要有限度。德军长途跋涉而来,对困难估计不足,作为摩托化军的他,本来担任的就是快突破一刀斩的闪电战主力,却被缠斗在此打成了持久战,分明作战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