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6 远东大决战(三)铁流(第1/4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一场真正双方都没有充分准备的遭遇战!

    无论是从库伦北上的1o1师,还是南下的苏俄军团,双方都需要穿过地形复杂的高原山岭,艰难的冲开厚厚的积雪,长途跋涉过一百公里抵达交火线。

    因为天气极度糟糕的关系,空中侦查还是太空卫星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地面行动,之前撒出去的特种侦查哨,在如此低温和恶劣大气条件的折腾下,能够保证自己不被火山灰黑雪搞死就算难得,出去侦查?不要开玩笑!随便一道雪坑都能把人埋死!

    甚至是无线电设备,也因为狂风暴雪外加地形复杂时灵时不灵,可以说,双方都是摸着黑的往前奔,偏偏对于战机的把握能力,因为高层指挥官决策上的惊人一致,巧合的撞车了!

    不过,就双方的精气神和战斗情况而言,显而易见的,老毛子明显处于下风。别看他们一个坦克旅听上去挺吓人,其实也就是三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的编制;战车总量不过7o辆。

    这其中,包括了轻型的t-26,鸡肋的t-35和真正给力但笨重的kv-1三种坦克,以及步战车等武器装备。

    中**队这边,名义上是一个团,可也是三个坦克营的编制,且每个营的坦克就多达4o辆,一个团加起来足足12o辆,再加上机步营的四十多辆步战车,装甲单位总数足足是毛子的两倍!且另外还有一个自行火炮营,少则12辆1o5mm自行榴弹炮,重型装甲团,则会是18门122mm的榴弹炮。

    再比较双方武器的质量性能。那完全是一边儿倒的差别,不说别的,光是动力、主炮口径、装甲厚度、火控系统、度与行程,全部完爆!

    仗着地形熟透,又有本地带路党的配合。沿途公路跑过无数次,半道上补给修理等辅助设施充足,等等一系列的条件支撑下,苏军早出大半天,跑过一百多公里山路后,到了恰克图北部的开阔地带时已经累得半死不活!

    董其武的坦克团也舒服不到哪里去!

    讨厌的黑雪把视野遮蔽的乌漆墨黑。光凭肉眼观察根本看不清隐藏在厚厚冰雪下的山谷沟渠,得亏他们有几辆重型工程车在前面开道,用巨型推铲轰隆隆的破碎冰雪推挤到两边,并在卫星定位导航引领下不至于跑偏迷路或者掉进沟里去。

    即便如此,那崎岖不平的路面仍旧颠簸的所有乘员差点把隔夜饭都吐出来,哪怕裹着密封性极好的连体防火坦克服。依旧被外面三十度的严寒冻得浑身骨头都僵硬,再这么过筛子似的一顿狂巅,没有手软脚软眼前花已经算是强壮坚韧的了!

    如此种种,注定了两支部队的状况都好不到哪里去。苏军第9坦克旅一路上光抛锚的t-35就有十一辆,到了前方阵地,半数的坦克零件浑身乱颤,似乎随时要跳出原位撂挑子不干似的。颠簸起来,吱吱嘎嘎的四处呻吟,外加四处漏风,饶是耐旱的战斗民族也撑不住,一个个手指头冻得跟鸡爪子一样,动作变形,若不是有高度烧刀子刺激着血液狂奔,只怕一个个都生生变成冰棍!

    基本没有事先的试探!当先碾过恰克图废弃的小城,在宽阔的崎岖战场上刚刚展开阵型的1o1师坦克团没有任何阵型可言,前方骤然出现目标。基本都在三百米之内,双方都看的影影绰绰,观瞄窗口被黑雪模糊的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毛子的车长不得不冒出半截身体顶着能割裂皮肤的风雪寻找,然后瞅准了一个目标。就凶狠的开火!

    可以说,各种条件限制,极大的缩短了双方武器之间的差距,从一开始就缠在一起的两军装甲兵器,全都放弃了远程射击的可能,纯粹在主炮的最大杀伤威力距离上,拼刺刀,肉搏战!

    这是毛子们唯一的一次,能够相对公平的挑战敌手的机会!

    几乎一照面,性能最好、火力最猛的一个营kv-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