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4章 长城再战(十四)导弹2(第1/3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534_民国之钢铁狂潮全文免费阅读_第534章 长城再战(十四)导弹2来自

    jh-2四引擎重型轰炸机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百度搜索   看最新章节//这种从1934年第一款“天凤”四引擎民航客机诞生之后,就开始并行开的重型空中战斗单位,在1937年时已经完成样机也小批量生产工作,并迅装备到了部队当中。只是鉴于当时的作战环境,暂时不需要出动这种高级玩意。

    不过,得到了近乎无限资源支持的飞机设计部门却没有就此停止研,反而在得到了其他动力单位新明的支持下不断推陈出新,而为此类大型作战单位配备花样繁多武器系统的事情就更加数不胜数。

    这其中,第一款被投入到实战中的空地近程战术导弹,被先纳入到轰炸机的运载作战平台上。

    jh-2轰炸机身材修长而健壮,拥有翼展 32.38米,机长 29.56米,机高 8.83米,机翼面积 159.89平方米的熬人尺寸,空重 285oo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6332o千克。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最大平飞度6o2千米/时,巡航度38o千米/时,升限 11ooo米,航程 657o千米。

    全封闭式隔断式加压加温座舱,可以保证飞行员不必担心万米高空的极寒和缺氧,在宽敞的机舱内跑进跑出绝无问题,这是从客机方面移植来的福利。

    在武备方面,配备有8挺 12.7毫米机枪,分别部署在机舱中部上面、底部。尾部下方,各自两挺并行,在机头两侧则是2门 2o毫米机炮,总体载弹量1oooo千克。

    为了达到此等高要求,飞机采用了四台 狂风 r-1935-2 活塞动机,每台功率26oo马力。

    这样的大家伙,在当今世界上堪称无敌状态。航上,能够追上它的寥寥无几,追的上但不一定够得着---升限一万米还能开火的没几个。便是日军最先进的九七舰攻都不行。飞机的外壳也是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加轻复合纤维材料填充,防弹性能一流,大口径高射炮都够不到他。少许破片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如此的大家伙成本自然也是很高的,一架足有45万美元,这还是直接采购的成本价,便是财大气粗如朱斌也没有生产太多,每个军配属一个团就算到顶。

    光有了好家伙,从高空丢炸弹这活儿未免太简单,完成任务更好的有jf-1游隼、a-23空中坦克,还有从来没露面过的四引擎“肥龙”---以“天凤”二代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空中炮艇,携带一门76mm榴弹炮的低空级杀手,都挺合适。对付一般的6军单位未免大材小用。

    而用来打击海上目标。或者直接攻击日本本土?也得有机会不是?再说,从万米高空冲着海面上移动的战舰丢炸弹,跟漫天撒胡椒面没区别,纯粹浪费钱呐!

    直到kc-1型导弹的出现。

    在朱斌和海军、空军一直要求下,以冯.卡门、冯.布劳恩、特斯拉还有束星北等多国精英抽空参与带动下。从航天研究所衍生出火箭武器实验室之外,又加了个导弹实验室,并在使用了千百次的探空火箭基础上搞了一款导弹出来先安抚住各路人马。然后,几位大神级别的各自回去继续干感兴趣的工作,丢下一帮中青年们在冯.布劳恩带领下继续扩充产品线。

    即便是一群科学大家不用心的应景之作,kc-1导弹仍具有相当完善的数据和性能。它采用飞机式气动布局。尖长匀称的头部内装有主被动雷达、红外线导引头,后边是足可装载5oo公斤高能**的作战部,圆柱形高强度半铝壳弹体中部,则是两面大掠角梯形主翼,后部则是四面x型布置的尾翼,气动阻力小,而飞行稳定。

    动力系统为一台液体火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