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8章 趁火打劫的毛子(一)(第1/3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次的战舰设计中,朱斌几乎没有插手干预,完全是叶在馥率领的团队挥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当前所能研制出来的各种武器装备,基于最先进的建造技术而拿出的一款高水平产品。

    参照了美国当前最先进的“布鲁克林”级轻型巡洋舰和日本“高雄级”的部分设计,在已经服役的“府级”重巡舰基础上完成设计。

    这款“青岛级”轻巡舰长186米,宽21米,吃水75米,采用一贯的方形艉,适航能力极高的外飘平甲板和大西洋艏,紧凑型舰桥和融合烟囱结构,让上甲板建筑尽可能的简洁,看不到各国同类战舰上桅杆烟囱如林的模样。

    在标准115oo吨排水量的平台上,安装了4座3连装52倍径152mm主炮,另有6座双联装127mm高平两用炮,1o座4连装电驱自动装填4omm博福斯高炮,并有4座6管25mm近防炮系统,以及相应的火控雷达体系。

    此外,特别加装了一套“铁幕”四座多管火箭拦截系统,每座36管122mm火箭塔在主动对空搜索雷达和专门的火控雷达引导下,可以对最远15公里外的高空、水面目标起预拦截。对空射的子母式多弹头火箭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多联合,形成多层弹幕,一瞬间构成数以万计杀伤破片和高弹丸组成的密集阻拦网。对于高俯冲攻击的战机形成致命打击。

    另有一款针对蛙人和水雷等小目标的火箭拦截系统也上舰试用,据说实验效果相当不错。

    为了充分挥一专多能的设计理念,这款轻巡舰还加装了4座4连装533mm鱼雷射管,艉部单独辟出一座平台,供一架“海虎”多用途直升机停靠。

    整艘战舰大量采用轻高强度合金和玻璃钢、凯夫拉纤维复合装甲,侧舷和主炮、舰桥等关键部分的装甲厚度都在2o3mm以上,保证面对敌军的重巡舰和轻巡炮火时拥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

    而使用两座特斯拉高温汽轮机和四台柴油机提供的总数12万马力的强劲动力,驱动两座5叶螺旋桨让修长的战舰跑出37节最高时,并能获得145oo海里/18节的巡航能力,足以跟上航母、战列舰组成的大部队。甚至能够分担掉重巡舰的大量工作。

    朱斌对此甚为满意,一口气先批了12条的建造计划,保证在18个月内,四大舰队都能拥有至少2条入役,以补充重巡的不足。

    海军的高度建设对于经济的拉动是立竿见影的,几乎每年都在翻番的全国造船、造舰能力如同貔貅一般,无限制的把增长的钢铁、特种冶金一股脑的吞掉,被强行催肥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每一分利润。都被丢尽了这个无底洞中。

    当朱斌近乎“乾纲独断”的庞大造舰计划最终拿出来后,就连陈少宽都心惊肉跳了!每一支舰队的总排水量,都过四十万!

    总数过16o万吨战舰是个什么概念?那比日本都要多,而直逼英美两大国---根据海军条约,他们的主力舰总数不过525万吨而已,并且在战斗力方面肯定远远过……搞这么大的舰队真心没问题吗?

    朱斌对此质疑不以为然。他轻描淡写的说:“这远远不够。我们至少能够全面压制当面的敌人---日本,不仅仅是在海上战胜它,要拥有全部瓦解其岛链封锁和海上生命线,并最终登岛全面摧毁的能力。除了战舰之外,辅助舰船和运输船舶。怎么也得千把条吧?一次性运送二十万两栖步兵上岸才保险。嗯,说起来,我们的两栖登6舰数量还远远不够啊……!”

    陈少宽是彻底无语,板着指头算算,这起码得弄2oo万吨战舰,外加一千万吨的其他船舶才够数。光是钢铁数量就够吓人的,更不要说十倍于此的各种设备,而需要的资金恐怕得是天文数字了。

    如此穷兵黩武的展海上力量,仅仅是对付一个日本绝对是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