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全面扩军(第1/4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下第一特战队的编制框架,还是最初建设的15个连基础上扩充的,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但当初毕竟人数少,才35oo人的正式编制。

    6月的时候扩军通知来得太突然,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好照着原来的模样暂时翻一番,然后就是三个月紧锣密鼓的选拔和训练工作,才有点起色了,老蒋一声令下,骨干军官全都去了南京受训,整编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而眼下,部队的规模必然要进一步扩充,而古镇口基地的投入使用,带来的也将是全面的变化,昔日的第一特战队,将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结构,而应当服从于大局和整体的要求,这意味着,其实所谓的第一特战队已经不再是**作战单位,这次的整军编成,针对的也是整个特遣舰队。

    “第一次编成的特遣舰队,将由至少一艘装载有6o架以上主力战斗机和轰炸机、侦察机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为,两艘2万吨级的‘蜂窝’两栖攻击舰为主要对海、对6地攻击火力,12至16艘o52海岛级高驱逐舰,提供对海、反潜防空火力,另外会有812艘‘剑鱼’级潜艇提供水下攻击和侦查、防御,此外,有两艘2万吨级海上医院补给舰提供全舰队的续航自持能力。整支舰队编程后,马上就要面对日本海军的剿杀,因此这之前的训练工作必须加强,而全舰队的官兵并不包含在对中央呈报的范围之内。”

    朱斌开宗明义就确定了队伍的性质。名义上的特遣舰队是**的,对外绝对保密,以保存自己为要,不办任何势力和国家当作朋友。因为他们根本都没有朋友。

    王文达和马汉船长半是担忧半是欣喜的作出保证,接下任务。一年多后,他们将拥有这样强大的舰队,指挥2万吨、拥有28omm主炮的高攻击舰,统帅总吨位十几万的强大舰队在大洋上驰骋,那等感觉可是他们期待了小半辈子的!

    马汉船长这个从十几年前欧洲大战中走来的美国人,对于加入一支主要由中国人组成的海军没感到有多大的压力。在本国,他已经是落伍的人。毕生梦想或许会直接跟着他埋进坟里。但两年来的亲身经历却让他萌生了希望,在保证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理想更好。

    而在中国,无论在舟山岛、上海还是现在的古镇口。他都受到应有的待遇,家人也都很满意,那么没有理由不跟着一支有无限希望的力量继续前行啊!

    跟他类似想法的美国退役海军官兵不在少数。两年的环球航运,武装货轮的训练和指挥,让他们基本恢复了当初的专业技能。让他们离开?开什么玩笑。世界上还有比这里待遇更好、更刺激、更舒服的地方吗?只要不跟美国开战,一直这么干下去,挺好。

    来自美国的海军中层军官,在整支特遣舰队里能占到三分之一。至少目前是这样。

    “空军方面。成立空军司令部,作为**编制存在;组建至少4个大队12o架的战斗机力量。2个大队的轰炸机,2个大队的重型轰炸机。4个大队的运输机,以及辅助的侦察机和特种作战飞机,预计到1935年底,完成总数24o架主力机群,加上海军舰载机和‘海豹突击队’专属用机,我们将拥有总数5oo架的各种飞机,初步能保证形成对日本和国内的优势。”

    “空军建设的原则是,主力战机必须保证先进一代,作战能力总体评估高出四分之一,飞机数量保持在对方的二分之一,飞行员数量保持为对方的四倍。每一位参战飞行员必须达到模拟训练及格线以上,没有例外。”

    制空权是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从太空时代过来的朱斌比任何人认识的都清楚,因此空军建设作为仅次于海军的投资数量,由他亲自主持展开,从研、生产、训练,到作战部署和管理,因为也许在不久之后,空军乃至天军将成为整个武装力量里最关键的部分,占据要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