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安插亲信(第2/3页)  宋时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官陆肱听命!”崔永梽唤了两人之后,只一人出列应道。

    这个人便是泉州巡检使陆肱。

    “兵马监押严扈哪里去了?”李三坚见状,脸色异常难看的问道。

    值此关键之时,泉州兵马副总管居然不见踪影,使得李三坚心中是异常的愤怒。

    宋时地方驻军主要有两种,其一就是朝廷精锐之军,禁军驻扎在某州府,被称之为“更戍”禁军,“更戍”禁军又分“屯驻”、“驻泊”、“就粮”三类。

    禁军被称之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是由朝廷直接统辖的常备军,除被称之为“班直”的大宋禁军充当皇帝宿卫外,其余禁军隶属三衙,驻守京师,并分番调戍各地。

    因此无论哪一种的禁军,州府是没有统辖权与指挥权的,地方州府除了供给驻扎禁军吃喝之外,就没州府什么事了,不但州府指挥不动,就连路级衙门要动用禁军,也必须先奏请朝廷同意,朝廷准许之后也不一定要你地方指挥,也许会派遣一名官员下来统帅禁军作战。

    不过州府也并不是无兵可用,州府也有可用之兵的,那就是厢军、土军、乡兵、蕃兵等等。

    厢兵是宋除禁兵之外的又一支常备军队。它是由五代时的镇兵演化而来,是拣选各地藩镇之兵,其精悍强壮者,送京师,老弱者留本城,从事各种役作。

    如果说禁军朝廷之军,是正规军,那么厢军、土军、乡兵、蕃兵等就是地方杂牌军。

    厢兵“大抵以供百役”,几乎是不会上阵厮杀的,平日里除了协助缉拿贼盗之外,剩下的就是修筑城池、打造兵器、修路筑桥、治理河道等杂事,甚至用于侍候和迎送官员、邮递、开荒等,战时厢军最多为运粮之兵。

    对于以上种种,李三坚早在广南西路之时就体会到了,当时李三坚等人前往酒肆喝酒之时,居然就是几个厢军服侍他们喝酒的。

    如此荒于兵事,怎堪上阵厮杀?

    此时的泉州只有三千余厢军,另有土军、乡兵、蕃兵若干。

    而统帅泉州两千余兵马的就是李三坚,李三坚为权知泉州军州事,除了主管民政之外,就是军政之事了,因此泉州兵马都监是由李三坚兼任的,而兵马监押为兵马都监的副手或称之为辅

    佐,负责日常屯戍、边防、训练等事。

    可此时泉州兵马监押严扈居然不在泉州,那么他去哪里了?李三坚在感到愤怒的同时,也是疑惑不解的。

    “回李府尊的话。” 节度掌书记伍从铭闻言慌忙答道:“严监押丁忧去了,至今未回。”

    “丁忧?丁忧期间为何不去职?”李三坚闻言皱眉问道。

    宋时,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谓之“丁忧”。

    子女为父母持丧,为天经地义之事,此为孝道,没什么可说的,问题的关键就是离职,无论你位居何等高位,只要父母之中有人亡故,那么你就必须得去职回去守孝三年。

    甚至有人以此为手段,打击政敌,这在历朝历代是有先例的。

    “回李府尊的话,严监押丁忧不不久即被夺情!” 伍从铭答道。

    品官丁忧,若匿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不过朝廷也会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回来任官,谓之夺情。

    “岂有此理!”李三坚尚未开口,崔永梽怒道:“既然夺情,为何人不在其位?人又跑到哪里夺情去了?如此荒谬之事,本官定当上奏,去其官职。”

    若无宋帝赵佶旨意,无吏部文书,州府是无非任命和除去有出身官员的职务的。

    州衙众人闻言均是吃惊的看着一唱一和的李三坚、崔永梽二人。

    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