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新的旅程(第2/2页)  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新式学堂当教员。

    1904年秋,陈祎靠着一张路引,混进了盐山新式学堂。

    庚子赔款之后,清廷的虚弱暴露无余,可在盐山这样的“乡下”,科举依旧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

    就算清廷已经放出风来,准备取消科举,很多读书人依旧对新式学堂不感冒,因此,新式学堂只是很多人的备胎之选。

    陈祎这样的只能抓住青春期尾巴的大龄青年,在新式学堂里可以称得上是鹤立鸡群。

    陈祎也感到羞耻,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心里安慰自己:咱这是为了中医大业。

    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新式学堂,所教授的知识也没后世的初中丰富,数理化三科也只有后世初中一年里的水平。

    陈祎也曾以为自己大学物理化学的水平,在学校里可以混得开,可刚上了几节课,就遭遇了无情的打击:在这个钢笔还没有普及的面带,毛笔依旧是主流书写工具。

    于是,三辈子加起来活了差不多小百年的“老人”陈祎,不得不跟着一群十多岁的小孩子一起练毛笔字。

    所幸,陈祎已经学过武术,腕力不俗,只是花了一个月,就将书法练到了十岁组的平均水平。

    觍着脸适应了学堂生活之后,陈祎才开始展开自己的计划:学医。

    张寿甫在学堂教的是代数和几何,这对于陈祎来说,无异于福音:虽然大学时学过的高等数学已经废了,可毕竟根子还在。

    靠着一手作弊得来的数学“天分”,“陈达”这个名字出现在张寿甫眼前的频率越来越高。

    “陈达。”

    某次上课,张寿甫点名提问了陈祎。

    虽然已经听说过“超龄儿童陈达”的名头,可见到真人之后,张寿甫还是有点意外。陈祎的回答自然是滴水不漏,这又让张寿甫高看了一眼。

    时间一长,陈祎借着一次次请教问题的机会,逐渐跟张寿甫混熟了。直到有一次,陈祎试探性的提出了要跟张寿甫学中医的请求……

    “明心,国医式微,而且又晦涩难懂,”张寿甫直叹气,“我倒是可以教你,只是将来你如何谋生?”

    “老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学,到了将来,谁还会知道国医曾经辉煌过?”

    “那好,我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咱们一起探讨?”

    张寿甫说一起探讨,陈祎却不敢这么认为,回到住处之后,认真真真地准备了束脩六礼,托人送了拜师贴,找了个良辰吉日,登门拜师。

    奉上拜师茶之后,陈祎收到了来自于师父的拜师礼《黄帝内经》。

    之后,陈祎的学医生涯开始了……

    《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等晦涩而且没有重点的小经典只是入门,后面还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而另外一方面,张寿甫好不容易有个医学的徒弟,自然是严之又严,不停地拿家藏的医术给陈祎加码。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