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黄粱玉枕(第1/3页)  捡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照史书记载换算,苏小小极其纤瘦,身高五尺,体重仅有五十斤左右。

    比起“掌中舞蹈”的赵飞燕,不遑多让。

    所以,宋徽宗赐给苏小小的物品,全都仿照孩童尺寸。

    汴京名妓中,李师师最得宋徽宗宠爱,所以,水泊梁山好汉谋求招安之时,就重金贿赂李师师,走这条路办成了大事。

    李师师之外,宋徽宗最爱苏小小。

    靖康之耻时,苏小小南迁,最终削发为尼,七十二岁,亡于临安城西湖边的地月庵。

    在这里看到苏小小的玉把件,叶天就断定,能够发现苏小小专用的“高唐镜”。

    果然如他所料,那只由地铁玄精制成的高唐镜,被一堆手链、手串、镯子、木化玉盖着,丢在地摊的一角。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一块玉枕上。

    有两个人都看上了这东西,正在杠价。

    玉枕的长度约有一尺,宽度半尺,中间呈现出自然弧形。

    叶天看出,这是和田玉,年代久远,色泽暗红,肯定是老东西,但未必是好东西。

    他的鉴宝,既看宝物自身价值,也看宝物蕴涵的意义。

    古代人使用玉枕,直接跟头发接触,当然产生“不洁”的种种弊端。

    如果是买来收藏,那还稍好一点。

    如果是无知者以为“玉养人”,非要枕着这种古玉枕头睡觉,那就麻烦了。

    “三千,我要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一手按着玉枕,一手抓着钱包。

    “再加五百。”另一个杠价的,是一个黑脸膛、短胡须的人,年龄应该在六十岁左右。

    “四千。”黑框眼镜再次报价。

    “再加五百。”黑脸膛跟上。

    旁边的人哄笑,采用这种加价方式,黑脸膛明显是在欺负人。

    “这东西,不值那么多。”报价之后,黑脸膛又嘟囔。

    在叶天看来,两个人争一个玉枕实在无聊,尤其是在鬼市上,这玉枕的来历十分可疑,如果是从老坟里抠出来的,那就更没意思了。

    摊主抱着胳膊,看两个人杠价。

    其他人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

    “这个小玩意儿多少钱?”叶天拿起了看好的玉把件。

    “二百。”摊主爱答不理。

    “五十,行不行?”

    “拿走拿走。”摊主挥挥手。

    叶天交了五十元钱,把玉把件放进口袋。

    他把那些珠子挪开,若无其事地拿起了高唐镜。

    高唐镜的高度为一尺,宽度为半尺,四周雕刻云头卷纹,背面是四格仕女图,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叶天对高唐镜的印象很深,因为在香港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人曾经献上一面造假的高唐镜,连续经过四轮鉴定,专家们都没发现,并且给出了八百万港币的预估价。

    如果不是“五帝”,那一次的高唐镜,或许就要成为当季秋拍会上的扛鼎之作了。

    成天看的是镜子的正面,摊主并不识货,镜面磨损很大,两道极深的划痕,纵横交叉,位于镜面的中央。每一道,都有两寸长,十分醒目,几乎将镜子的价值腰斩。

    “这破玩意儿……不值钱!”旁边有人嘀咕。

    “这是啥呀?”有不懂行的人,直接问起来。

    叶天叹了口气,把高唐镜放下。

    “要不要?二百元拿走。”摊主说。

    叶天摇头:“最多五十元,这东西,划得太厉害了。”

    “拿走拿走,五十拿走。”摊主大声说。

    叶天再付了五十元,把高唐镜拿下。

    他的内心已经近乎沸腾,这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