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长安不安(上)(第2/2页)  大唐第一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啊?”他这么一说,不但磨勒瞠目结舌,其他人也是一惊。

    这个主意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一点?作为现在大唐皇帝最忌讳的人,你公然去官方的客馆投宿,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别怕别怕。”

    云昊忍住笑,问道,“你们知道在我们离开大唐的时候,长安朝堂上的官员总共才多少人吗?”

    “这……”众人面面相觑。

    这个问题如果是苏小小在此,一定能如数家珍地回答出来,但他们不关心也不知道,自然语塞。

    “我来告诉你们!”云昊竖起拇指和小指,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一共才六百四十人而已!”

    “怎么会这么少?”姬英听得一怔。

    须知在周王国,疆域、人口的规模远不如大唐,但即使不算分封出去的诸侯,朝堂之上食禄的官员也是以千计的。

    “这就不得不提我们英明伟岸的房玄龄房仆射了……”云昊娓娓道来。

    原来自进入贞观朝以来,天下初安,房玄龄在任宰相之后,感念天下生民之多艰,于是向李世民提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开始大力精简朝廷机构,以实现节省国家开支,无为而治的目的。

    在这一政策执行初期,大唐正经历了隋末的大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裁剪冗员,正好可以避免十羊九牧的尴尬,既提高了国家朝廷的办事效率,也节余了大量财政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决策。

    但随着时间推移,任何优秀的政策都是有时效的。

    到了现在,算起来已经是贞观十几年了,曾经零落的天下,渐渐开始繁华,疆土更是在云昊手中一再扩大,事务也相对多了起来,但大唐的官员却没有增加,结果就是整个朝廷现在都是在超负荷运转,每个机构都已经不堪重负,对于他们来说,能把已经发生的问题处理好,就已经算是清官,至于还未发生的事情,则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而鸿胪客馆又是那种不怎么受重视的朝廷机构,负责的官吏人数也少,只有典客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掌客十五人,正九品上。典客十三人,府四人,史八人,宾仆十八人,掌固二人。官和吏加起来也才七十余人,但你看他们都要做些什么?

    根据《旧唐书》记载:“典客令掌二王后之版籍及四夷归化在蕃者之名数。丞为之贰。凡朝贡、宴享、送迎,皆预焉。辨其等位,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皆馆供之。如疾病死丧,量事给之。还蕃,则佐其辞谢之节。”

    换句话说,只要是来国之夷人,他们的生老病死,全都要鸿胪寺典客署一手操持。

    他们这么大大方方地住进去,反而更显得坦荡。

    云昊估计,自己等人作为真腊遗民的身份,必然不会被拒之门外,但典客署如此忙碌,具体招呼他们的,估计也就是府或者史这个级别的官吏。

    只要不闹出事来,别说不会传到李治耳朵里,就算是典客令,他们也未必见得到。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