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以史为镜(第2/3页)  大唐第一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朝老朱家可谓是将这制度玩到了极致。

    只不过,不再叫府兵制,而是称之为卫所制。

    总而言之。

    唐、明两朝的军制,可以算是一脉相承的。

    只不过叫法不同。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用兵来屯田,一边种地一边打仗。”

    “实际这东西……”

    “最早追溯起来,应该是战国时,商鞅变法后的大秦。”

    “一直延续到明末。”

    云昊想到这里,略微摇了摇头。

    “显然,这种制度最大的弊端,便是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军阀,最终因此内部割据内乱。”

    云昊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若是怎么改进这种制度。

    云昊当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西方的军制?

    得了!

    除了武器先进一点,军事制度上完全没办法中原比。

    毕竟这片土地从战国时期就在打仗。

    连续打了两千多年。

    否则……

    那些西方军校中出现的高级将领,会将孙子兵法当做一生的信仰?

    “当然,屯田养兵这种东西,曹操玩的也很溜。”

    云昊思绪发散。

    “不过相比纯粹的战士,这种府兵、卫所兵,实际上只能当做补充。”

    “而纯粹的战士,只有长安十二卫才是。”

    “其余的……”

    “都是一边种地一边打仗。”

    云昊想到这,也有些无奈。

    自己就带着这样的一批人,以及少部分职业战士,占领了西域,占领了天山北,占领了伊丽河谷。

    当然……

    自己也带领着一批一边放牧一般打仗的牧人……

    哎……

    没办法的事情。

    “牧人是强大的。”

    “游牧民族最大的问题,便是打赢了之后,容易享受懈怠。”

    “奴隶制,一向是游牧民族最大的问题。”

    “从匈奴、到突厥、到蒙古、到清朝。”

    “奴隶制实际上在这些游牧民族的部落之中,从未断绝。”

    “牧人一旦通过武力夺得权利,便不会继续放牧,反而享受。”

    “等到了下一代,便会习惯了享受,而忘记了如何用刀子。”

    “这就是匈奴、突厥、蒙古,只能强盛一时的原因。”

    “甚至……”

    “就连满清的八旗制度,也是如此。”

    “因为占领了中原土地,八旗弟子拥有最好的良田,可以收到大量供养,便开始懈怠。”

    “以至于没过多久,就根本打不了胜仗了!”

    “至于所谓的与沙俄的战争,简直就是一坨翔。”

    “在自己的老巢还能跟敌人打平了……”

    “除了平的那一战,之后八旗便再也没赢过。”

    云昊纵观历史,眺望着沿着伊丽河左右两岸继续前行的牧人们,也在思考究竟该如何做。

    是继续延续游牧民族的传统。

    还是彻底改变这一切?

    但想了许久,云昊最终却笑了起来。

    “终究是想的太多了。”

    “若到了那一刻,我能否继续约这些牧人,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最好的方式。”

    “便是让他们不断西征!”

    “他们游牧的习性,正好可以为大唐一直拓展领土。”

    “只要他们肯一直战斗下去,勇猛的特性便不会消失。”

    “当然……唐人也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