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王勃他爷爷厉害!(第2/3页)  大唐第一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涯若比邻?

    但仔细想想,这四人的悲剧,总归还是因为年少成名,一路太过顺畅,却无法承受打击。

    还是太缺少磨难了。

    但若仔细想想,怕也有心中的那一股气在,才能写下那般绝世诗篇!

    他们是如此。

    李白更是如此。

    至于王维,虽然当了右丞,却也遭遇了乱世。

    “我就不该喝醉了乱说。”

    “大唐诗人的下场可一点都不好啊!”

    “还好说的都是半阕。”

    “嗯,以后能不乱说诗就不乱说了。”

    云昊想此,黑心方才好受了一些。

    要不念首诗来压压惊?

    ……

    还是跟这些士子打好关系。

    毕竟这些人,在曾经侯世安那件事情上,没少声援自己。

    做人要知恩图报。

    这点云昊还是很清楚的。

    他不想做个无情无义的人。

    虽说无情无义相当快活。

    但人若没有二三好友,此生岂不是很是孤独?

    至于这些人适不适合做朋友。

    还要等去了沙州之后,才能看清。

    但酒肉朋友也算朋友。

    况且……

    云昊并不差钱。

    从这些士子的谈吐之中,云昊也能知晓这天下间的许多事情。

    甚至是勋贵之间的关系。

    也逐渐对朝堂上的是事情更加清楚了一些。

    “这年代的科举,是有局限性的。”

    “科举大部分分为口试、帖试、墨义、策论、诗赋五种。”

    “且不说寒门根本没有机会进学。”

    “就算有,也会面临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

    “那边是策论。”

    “大唐的策论,竟然都是围绕时事来进行考试的。”

    “而等懂得这些时事的,也都是那些官宦的子弟。”

    “真正的寒门,那有机会去知道朝堂上的事情?”

    “就算知道,经过了悠悠众人之口,却也失去了愿意,故而只能落第。”

    “故而,如今的科举只是珍贵这些士族子弟的东西。”

    “甚至贞观年间的科举竟然是随机性的。”

    “只有唐太宗在觉得缺人的时候,才会昭告天下开一科。”

    “所以这科举依旧不太平。”

    “没有宋明时的那种唯才是举。”

    “当然更没有高考有影响力。”

    “只是说实话,高考固然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有些时候也并无作用。”

    “唯一的好处,便是让教育不再变得那么珍贵,让寻寻常常的百姓子弟,也有了晋升的机会。”

    “可即便不再学校,真正肯学习的人,也能学到该有的学问。”

    “况且,一旦阶级固化之后,真正能出头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最会钻营的人。”

    “而一旦阶级晋升变得无比困难,就会滋生反抗。”

    “至于阶级固化这种事情,无论什么制度,只要有人有私心,就一定会产生。”

    “可人若没有私心,那还是人吗?”

    “除非有一点。”

    “那便是扩张。”

    “通过战将矛盾转移,从而诞生出新鲜血液来,并且胜利后便会拥有更辽阔的土地供人钻营。”

    “打赢了固然好,能安排的职位更多了。”

    “看若是输了……”

    “最终买单的依旧是天下百姓。”

    “兴,百姓苦,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