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村民茶社(第1/3页)  四十无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道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

    车刚开进石壶路,周长镜突然发问。田晓风当然知道这问题的背后肯定有陷井,自己若回答,肯定只会衬托他的更胜一筹,于是不好气是回他:

    “我怎么知道,我只是一个开车的。”

    此话不假,他已经连当两天专职司机了,而且是开自己的车办别人的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你不需要有多大能耐,也不用读书升学,只要你有地,然后这块地刚好被城市建设规划了,那你就要啥有啥。“

    ”你和我读的肯定不是同一个中文系。“

    田晓风应着他,心里却有点凉又有点堵。不得不服气,他说得是实情。

    石壶路石壶村,现在眼帘所及,都是七层以上的楼房,密密麻麻,这些都是村民的自建房,每一幢楼房的背后都是一个包租公包租婆家庭。六年前,这个村子还不在这里,在往北一公里的地方,但那里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住宅区,石壶村整体搬迁到这里,不再有以前的前庭后院,养不得五禽六畜,种不了瓜果花菜,但却家家有了建鸽子楼的的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这是本事吗?只要不是脑残到把拆迁款拿去赌桌上扔,不因黄赌毒而鬼迷心窍,稍稍正常点,都会一下子成为有保障的有钱人。甚至,有些脑子太活的,拿着钱去外面做生意,反倒会亏个精光。

    “不如说是地利天时人和,然后享福。”

    田晓光突然觉得自己的嫉妒心有点过盛了,憋了一句。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到头来,房东才是最高的文凭最显赫的身份。”

    周长镜一说一边笑。田晓风也无可奈何,只能提醒他:

    “你这不是葡萄酸,是柠檬酸了。看到村民茶社没?“

    ”前面右拐应该到了。“

    右拐其实是进了村道。毕竟是新村,所以村道有规划,往返两车道,有路肩有人行道。这个村子真的不小,堪称东江市最大的出租屋集中地了。田晓风看着路上不多不少的行人还有总是不安份的两轮电动车,心想,多年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成功人士说这里有着自己的往昔岁月。

    “你看那,那不是青子吗?”

    周长镜突然嚷起来,手指前方。田晓风定晴一看时,只见那里有一台私家车,正关上车门,然后走了。

    “哪?”

    “刚走的那台车?”

    “看差了,她来这里干嘛?”

    周长镜也不再坚持,反正自己也只是看到了个背影。

    而村民茶社,正是那台车刚才停的位置所在。那是一个临街铺面,虽然挂着村民茶社的牌子,但里面却有三张空无一人的圆桌,临街位置是个简易灶台,玻璃橱窗上贴着红色的字:早中晚、茶点、汤粉、猪脚饭,有个妇人坐在塑胶椅子上,斜挎的黑色小包正好就躺在雍肿的肚子上。

    “这里能停车吗?”先下车的周长镜问她。

    “在这里吃饭还是喝茶?”

    “喝茶。”

    “停,喝茶在楼上。”

    周长镜给了田晓风一个可以在这停的手势。

    村民茶社的牌匾就是一块未经打磨的厚木板,乍一看,是纯粹的古朴。但这一楼铺面的感观联系之下,又觉得这不是什么古朴了,就是粗制滥造。等到了二楼,感观又发生了逆转。

    二楼虽然无窗可明,但却算得上是有心做了布置。所谓无窗可明,是因为这里是一整幢楼的宽度和纵深完全打通,毕竟是一房一宅的楼房,也大不到哪去,也就是三个临街铺面的宽度,所以,临街位置有了三个窗户。纵深方向则截了一段来做厨房,而且那一面其实是与另一幢楼紧密相偎,无法采光。临街位置考虑到灰尖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