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相爷们(第1/3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巳时时分。    文华殿边儿上的文渊阁里面,如同往日一样的繁忙。    文渊阁正中一间屋子里供奉有历代学术大家的雕像,包括了儒家的创始人、法家的创始人,墨家的创始人等等。    朝廷重地里面,各家子弟都争奇斗艳,纷纷希望为自己的学说打下一片江山。    但自始至终的,还是以儒家和法家占据了上风,历任丞相和副相,大多都来自于他们两派之中。    四位正副丞相办公的区域就在圣人像的四周,分成了六间屋子,这代表着最多的一次是有六位正副丞相,而今却是正常的四位配置。    文渊阁东面诰敕房装为小楼,以贮各种书籍资料,西面儿制敕房则是三间卷棚屋,以处各官书办。    所谓的卷棚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放型的大办公厅,大家挤在一起办事儿。    能进出这里的官员书办都不简单,一般都是各位丞相用得顺手的手下,出去之后,哪怕是官职不高,六部以及各大衙门,都得客客气气的。    丞相这个职务大家都晓得,就是朝廷政务的首脑。    但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呢?    那便是“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献告谟猷,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备顾问,平庶政。”    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丞相们总揽大康的一切事务,理论上把所有的奏章问题都给想出解决的办法,或者给出意见,然后交给皇帝批复就行。    皇帝同意的,那就打个勾,交给丞相们执行。    皇帝不同意的,直接交回来给丞相们再议。    要是三番五次都得不出结果,那么就可以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和百官一起商讨。    只要不是牵涉到了皇帝的底线,百官站在丞相们这边的话,奏折也能得到通过。    当然,你皇帝硬要否决了也可以。    不过连续几次这样,那便会让人怀疑皇帝对朝局的掌控能力——你看丞相们都和你不是一条心!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丞相们只能集体递出辞呈,请皇帝另选高明。    从大康朝建立到现在,这样让皇帝丢脸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总体来说,大康朝的历任皇帝,都还算能听得进话,哪怕是资质平庸的,也没有闹出不可收拾的事情来。    具体到了如今的景和帝,那更是和丞相们有商有量,绝对不可能是一意孤行的。    也就是丞相们从来不是一条心,不然他们联手的弄下来,景和帝都能成为傀儡。    其中一间屋子里,已经看奏章看了半个时辰的南宫忌,放下了手中物,揉了揉眼睛。    作为已经六十岁的老臣来说,每天都要处理至少四个时辰的公务,无疑是一种很繁重的负担。    可南宫忌却根本放不下,因为繁重负担的对面,就是他享受着权力的巅峰的快乐。    “裕王世子授课多久了?”南宫忌招了招手,问身边的属官道。    属官马上回道:“已经有一个时辰五刻钟了,一刻钟之前卑职问过千牛卫,据说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都这么久了啊!”南宫忌点了点头,望向了窗外的某一个方位,若有所思。    另一个身边人轻声道:“相爷,王尚书一直陪着皇上在听呢。”    “呵呵。”    南宫忌摇了摇手,“这个没什么,不关你的事,你也别瞎猜。”    “是!”    “你去那边候着吧,一旦大家出来了,你就叫那几个人过来。”    “是!”    属官飞跑了出去。    ……    此时此刻,在旁边一间屋子里面,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却心情很好。    “秋相,您说南宫忌这个老狐狸,现在是不是坐立不安呢?”一位属官低声笑道:“刚才我看到了,他屋里的人都跑出去好几次了。”    “他要能坐得住才怪!”另一位属官也不忌讳,径直道:“裕王世子殿下忽然祭出这么一个复式记账法来,怎么看都像是针对他们户部,针对这群人的烂账摊子!”    “话不要那么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