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 心狠手辣孙传庭(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宏明再一次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都要彻查自己的部下,关于情报一律不准让外人知晓了,朱慈烺也是再次声明,语气之严厉前所未有,要求厂卫严阵以待。

    众人心里都明白,此事事关重大,一个不在意的小小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全局,直到众人退下,朱慈烺将刘宏明留了下来,并问起了刚刚的事情。

    刘宏明泽说出了自己示敌以弱的真正目的,按照原有的历史,李自成通过不断的收缩防线收拢自己的部队,即便是重要城镇,也只留下少数武装就能和必要的巡逻队,防止当地的土豪武装以及士绅的反扑以外,其余的大量兵力都集结在于郏县以东用于与明军决战,所以郏县以西到潼关这片大片区域全部放弃。

    这样一来,一是增加了官军站立的难度。二来同时也曾大量的流民甩给了官军,增加了官军的补给难度,同时补给线的拉长也是最为致命的,而这刘宏明此举就是让李自成相信官军的布局不够,只求速战速决。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三边总督孙传庭太需要这场胜利了,依赖是因为他之前下过狱,需要这场胜利来洗刷自己耻辱的过去,而且他也很明白,李自成将是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果现在不能绞杀,一旦李自成真的入了关中,那将更是难以处理。

    所以李自成这样的办法,同时也让孙传庭有一路的胆怯变为头脑膨胀,沿途滥杀居民,斩首记功,并且向朝廷报捷,贼闻臣名皆溃,陈臣誓清楚豫不以一贼遗君父之忧。

    所以这样一来,孙传庭失了理智呐,大败岂是能避免的。

    这也是刘洪明最为纠结的一点,孙传庭不是圣人,这一点刘宏明很清楚,即便在原有的历史上,孙传庭一路高歌猛进,所统率的官军一路上拼命的搜刮居民的粮草财物,一方面是为了补给,一方面就是赤裸裸的报复。

    据闻九月八日,兵至汝州,流贼的都尉李养纯投降,九日在宝丰城下,李自成任命的宝州牧陈可新,州叛江鲤组织百姓抵抗,十二日晚宝丰城二百八十八人私自出城投降,遂破,诸军蜂拥而入城中,火光照若白昼,陈可新江鲤等均被捕杀,孙传庭从投降二百八十八人中择出高年,命一一指名,不能名者数十人全部被斩杀,就是一般百姓也以为贼做事固守全部杀掉。

    十二日夜攻占唐县,也是借口流贼老营曾在此地,将该县将全城居民屠戮殆尽。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刘宏明可以确定一点就是,孙传庭绝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从自己来时所见过他的作风,就可以看出,这位三边总督为了剿贼可以不惜一切,即便是百姓的命,他也从来不当作回事。

    可刘宏明也很清楚,按照自己原有的战法,孙传庭这种办法最是好用,因为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杀戮来向李自成展示官军一是急切寻找主力,二是后勤不足,可若是真的眼看着数千上万人被杀,自己又怎能忍心呢?

    所以,刘宏明想在别处动脑子,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尤其是一些平民伤亡。

    一方面,刘宏明可以今总督的职位暂时压制住孙传庭,秋毫无犯这一方面刘宏明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京营所接受的这么长时间的灌输以及京营的战力足够压制秦军,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宏明希望能够尽量避免攻城拔寨,甚至可以,最好是直接与流贼进行对峙,而这一点又是其中最为难的。

    如果真的没有办法,那么孙传庭的办法便是最好的办法,那自己到时候也只能硬着心肠做一次刽子手了。

    毕竟如果输了,整个北地将会万劫不复,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人头落地,被裹挟入流贼,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狠狠心背上个骂名,至少能保住更多人的命。

    何飞在第二日扎营的深夜,便按照提前预备好的将一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