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献城(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景瑗幽幽留下一句“快些,若是晚了,到时候就真的来不及了”,一句话撂下,卫景瑗就离去到了府后。

    王贵赶回军营,将卫景瑗的话告诉了其余人,有人则是认为如今局势还是服软为上,大部分人犹犹豫豫,左右摇摆,只有极少数的死硬份子嚷嚷着决不能交出城池,其中叫嚣最为嚣张的就是游击将军杨振威。

    这位游击将军杨振威现在倒是默默无闻,算不得什么人物,此人说是念及大帅提拔之恩,曾可不为大帅尽忠,嚷嚷着要拿大同换回大帅,是在不成,就让满城给大帅陪葬。

    但要是刘宏明在此,就会得知,此人在历史上倒是没有留下什么事迹,但留下的名字只有一次,杀姜瓖。

    明灭以后,姜瓖先降李自成,后反,降清,后跟随阿济格攻打山西、陕西地区,封为统摄宣化、大同诸镇兵马的将军。

    后来姜瓖不满清朝统治者崇满歧汉政策,尤其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反清之后,大清对手握军权的汉军将领猜忌加深,担心朝廷对自己不利,内心不安。

    顺治六年,姜瓖趁着大同征集粮草,引发百姓怨声,自称大将军,归顺南明永历政权,占据大同起兵反清,史称“戊子之变“。受到清军镇压,终为部将杨振威所杀。

    所以,此人如今看似忠义无比,若是得知日后所作所为,现在看起来如何虚伪。

    面对杨振威,大帐其他的人也都不敢逼得太甚,游击将军可是有自己的人马,看起来,如今,倒也成了个隐患。

    王贵作为副将,品阶最高,实际上成为了如今的头脑,卫景瑗的软硬兼施早就没有胆子做什么出格的事了。

    就是了,他王贵不是姜瓖,就算是姜瓖也只不过是想做个军阀罢了,问朝廷要钱,可也没有造反的野心啊。

    姜瓖没有,他王贵就更不敢有了,他王贵也只不过是鱼肉鱼肉百姓罢了,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啊。

    王贵能干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是个傻子,当然看出了大多数人早就被吓得六神无主了,是有那杨振威……

    看来,这厮就留不得了,王贵暗暗起了杀心,不过面上王贵却是说到:“杨游击所说甚对,大帅对我等情深义重,我等曾可弃大帅不顾,我等都不羞愧?

    本将看来,我等都应该汗颜啊,看来此事还等杨游击才能去办啊。”

    王贵几句话说的众人一头雾水,你刚刚不也是趋向投降,怎么一下子就……

    杨振威到是受惊若宠,一时间倒也是放松了警惕,见王贵如此,赶忙上前表忠心到:“将军这是什么话,将军忠义……嗯……,你,你……”

    杨振威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胸口插着的一把匕首,酿酿跄跄后退几步,胸前大股大股鲜血流出,最终倒在地上,鲜血大口大口突出,眼神空洞,死前怎么也没有想明白,怎么就这般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大帐里人都是毛骨悚然,有些胆小的差一点就叫出声来,都惊悚的看着手里拿着匕首,沾着献血的王贵,此时的王贵,在他们眼里,不亚于洪水猛兽。

    王贵则是毫不在意的抹了抹手上的鲜血,冷冷说到:“你杨振威不忠不义,还想让大同上上下下的弟兄给你一起送死吗?

    诸位,我大同府上上下下,万人兄弟,都是吃陛下的饷,是大明官兵,如今姜瓖被陛下下狱,怎么,难道我等都要和杨振威这等狼心狗肺的人一般,要拿大明数十万百姓陪葬?

    怎么,谁要是这种心思,先来问问本将答不答应?”

    王贵一改之前,雄风大起,大有威严,帐内的人都互相看看,有人率先拜下:“属下愿跟随将军。”

    见有人先表了态,剩余的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向王贵表忠心,王贵心情大好,自以为掌控了局面,开始发号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