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首辅去如何(第1/4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的朝堂势必平常不一样,一向温和的太子殿下满脸肃穆地站在御座之下,平日里不显声,不露色,面上毫无表情的王承恩今日也异常露于脸上,虽是极力隐瞒,但终究在这些人精面前还是看出了些什么。

    百官之中站在后面三四品大员看不清前面,唯有站在前面的,如那些顶级的勋贵,以及内阁六部部堂,看得出今日有些不同,若是不然,怎会有这般异常。

    随着崇祯皇帝在京师以及对北部各省的处理,京营的重新掌握,不得不说,崇祯皇帝如今至少在这朝堂上的权威,相比于之前不知强上许多,朝堂之上的任何事情进展的也相对于顺利,自从内阁之中几乎全部投向崇祯皇帝,六部之中,又有户部,兵部皆为崇祯皇帝的心腹,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崇祯皇帝的命令。

    勋贵之中,一些不听话的,如同成国公等人的下场,让整个勋贵惴惴不安,除了英国公等勋贵外,其余的勋贵在朝堂之上,恨不得把头埋进脖子里,发扬着祖先们的优良传统。

    几乎历朝历代都是一样,这种大朝会基本上就是属于决定一些大政方针,至于具体的事,我也很少在这里讨论,自古以来大事开小会,小会才是核心,所以这朝堂之上倒也不过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夺,或是各部之间相互指责,都指责对方不力。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先说些什么,等待朝堂之下已是乱作一团,便不满的看着百官。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崇祯皇帝这才缓缓地抛出了一封引子:“朕收到通政司的折子,司礼监转给转呈给朕,朕看了,说得甚对。

    中原百姓正如同水火之中,朕怎可弃中原百姓于不顾,中原百姓也是朕子民,朕里当救民于水火之中。

    如今京营已经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战力尚可,至于陕西的秦军,孙传庭也传来消息,秦军可随时出征扫荡中原,山西的周遇吉组建的晋军虽是时日尚短,但也尚有一战之力。

    朕琢磨着此事,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李自成等流贼叛军掠夺我大明子民,杀官裂土,此等大罪,朕怎可放任其自流。

    如若如此,朕何以面对宗庙,何以面对天下,朕死后如何去见列祖列宗,朕觉着时候到了,是时候该剿灭流贼了。”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满座朝堂之上,有人疑惑,有人兴奋不已,但却无人直言反对。

    一方面是因为崇祯皇帝的威严更甚,官军战力的确有了质的飞跃,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得出来,现如今的经京营对付流贼倒是还是很有几分胜算的。

    再有一点,谁都无法背上失土的这个责任,在大明文官的眼里,谁要是不收复失地,那就是万死之罪,临危一死报君王则这才是他们所歌颂的对象,

    所以。那些面露喜色的人,大多都是些嘴炮给事中。

    兵部尚吴牲踌躇了半天,终究还是出前一步,禀告道:“启禀陛下,如若真是如此,那问陛下征发多少兵员,如今尚有战力者除了京营,关宁铁骑,秦军以及新组建的晋军以外,尚有战力者,无非于山东的刘泽清,湖广的左良玉部,其余诸军尚可不为。

    至于四川的白杆兵,广西的狼兵,陛下虽加封秦良玉秦老夫人为西南总督,若是事态紧急,根本就无法及时赶赴。

    陛下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若征发20万以上兵马,其所需粮草,臣以两个月为限,粗略的估计一下至少需要30万担以上,草料至少要2万担,兵甲,饷银等更是不计其数,若是没有七十万两银子以上,怕是难啊。”

    吴牲的一席话,这一下子点到了一个重要的一点,崇祯皇帝有能力调动多少人马。

    虽说明如今还有带甲之士百万余人,可人马一动,人吃马嚼的需要的钱银更是不计其数,若是以前,百官想都不要多想,就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