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练新军(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师进来一个月,也是表面上平静无常,锦衣卫也整顿完毕,重出江湖。

    前去寻找毕懋康的东厂番役汇报,说这老爷子几个月前去世,东厂番役就将其留下的书籍等待会京师来。

    崇祯皇帝惋惜不已,将书籍图纸交给兵仗局,按着图纸,老工匠还真的仿制出来了燧发枪。

    其实这燧发枪这东西比火绳枪先进不了多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也不知道王承恩从哪做的买卖,买来了大量的生铁等继续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运河

    运往京师。

    听王承恩说,东厂有一些番子冒充商人,有一些东西,从京师的晋商那里买了不少。

    崇祯皇帝得知倒是忍了下来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机会。

    勇卫营那边,房子训练场地也都搭建的差不多了,一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勇卫营每日无论新兵老兵,卯时起床,一柱香的时间内要是不到,全队受罚。

    起来后拉出去漫山遍野跑上一个时辰,辰时吃饭,一个馒头,窝窝头,大米粥,咸菜管够。

    吃完饭,新兵们按照刘宏明写的,就和新兵军训一般,学习队列,口令,按照要求,要横看一条线,走起来一个人,绝对服从口令,。

    老兵们本身就有行伍经验,就算有着一个两个刺头,一顿鞭子下去,保准你服服帖帖,不敢再犯。

    老兵们上午练上个小半个时辰的队列后就开始练习障碍跑等项目了。

    午时吃饭,饭前刘宏明还整了类似拉歌环节,大吼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万胜,万胜。

    喊完之后就能吃饭了,老兵都是战兵,伙食标注严格按照要求,米管够,菜一斤,肉三两,吃的这些汉子直喘粗气,肚皮都要撑破。

    新兵们也是一样,只不过肉菜少些,米倒也管够。

    不少人吃到最后动弹不得,只得找来郎中开些泻药缓解。

    上官们脸上有些挂不住,骂道:“直娘贼,丢人的玩意。

    又不是只要你吃这一顿,你日日如此,也不怕撑死。

    挨骂的官兵也不生气,呵呵傻笑,娘唉,这般的日子,哪怕明天死了,也是值了啊。

    午时吃罢饭休息一个时辰,避免日头太大,申时再继续训练,新兵们继续练习单杠,障碍跑等,练上一下午。

    老兵们就根据兵种不同,盾兵,骑兵,火铳兵,矛兵,还有刘宏明新设的掷弹兵,进行有针对的阵型等训练。

    这其中,每隔半个小时歇息一柱香的功夫,凉了的开水,绿豆汤摆在校场边上管够。

    刘宏明专门奏请崇祯皇帝从新兵和老兵中抽调出五百身体强壮的人,每顿多上一个鸡蛋增加营养,准备把他们当做秘密武器培训。

    崇祯皇帝听完刘宏明的想法,倒也是痛快,直接抽调出千人出来单独训练。

    戍时结束,吃完饭后整理内务,刘宏明要求不高,人人的营房都得干净,不能有虱子异味,不得随地便溺,身上不得有异味。

    一些不服从的,还是老规矩,一顿鞭子下来就老老实实了。

    不得不说,这虽然暴力,但是真的好用啊。

    晚上就轻松很多了,司礼监专门派出了再尚书房呆过的太监来交这些军汉认字。

    刘宏明就这件事专门和王承恩商量过,军队嘛,又不科举,教那些之乎者也也没有啥用,教认字,再在中间穿插一些故事,像什么岳飞精忠报国,本朝的于少保守京师这一类的。

    甚至,刘宏明还将后世的军民鱼水情这些玩意这掺杂其中,对这些太监专门培训了一下。

    为此,刘宏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