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悔(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方正化退出暖阁,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宏明:“宏明现在可以说说为何提出刚才两件事了吧。”

    刘宏明倒也毫不顾忌:“陛下,臣奏请陛下召回高起潜,原因很简单,臣希望陛下诛杀高起潜,臣甚至认为,高起潜的罪过,比王德化,王之心更大。”

    暖阁内的人一惊,这高起潜作了何等的恶啊,看起来刘宏明对高起潜的鄙夷不亚于王德化,王之心啊。

    莫不是以后,高起潜也………

    崇祯皇帝马上明白过来了,面色不善道:“宏明的意思是这厮以后也是一个………”

    刘宏明点点头,说到:“陛下,不止以后,这高起潜之前做的恶也是罄竹难书啊。”

    崇祯皇帝有些不信,日后只是他不知道倒也没什么,可是这之前,他高起潜难道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刘宏明见此,说到:“陛下,可还记得卢象升卢大人?”

    崇祯皇帝听到卢象升这个名字时,不由痛苦的闭上眼睛。

    卢象升卢建斗,天启二年进士。

    自崇祯六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后来被他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声音冷若寒冰:“宏明的意思是,高起潜和卢爱卿之死有关?”

    刘宏明点点头,说到:“正是,陛下。

    崇祯十年,正在给父亲服丧的卢象升,因清兵大肆入境,被急令入卫京师。但时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内侍宦官高起潜主张与清军议当时陛下已经有和议的意愿,让兵部尚书陈新甲和清朝在私底下接触。

    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潜揣测到了陛下意在和议,对卢象升多方阻挠,卢象升名为总督天下兵马,但根本调动不了其他人的兵马,他定下的用兵策略一条也没法推行。

    宣、大同、山西三总兵,吃空饷也吃得太狠,三总兵的部队数量,竟然不到两万人。

    卢象升的兵马,因数量上不及来援的关宁军,导致关宁军宦官监军高起潜,不愿接受卢象升指挥。

    陛下见此,居然改用内阁首辅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卢象升只能统领自己的宣、大、山西三总兵,关宁军则继续由宦官监军高起潜指挥。

    因此,卢象升虽一度名义上总督天下援兵,实际上能够指挥的兵马不到两万人。

    卢象升由涿州进据保定,命令诸将分道出击,在庆都和清军作战。

    可是,巡抚张其平居然不发军饷。军中又传说云、晋有清军,贪生怕死的大同总兵王朴,借机离开卢象升逃走了,因此,卢象升只剩下杨国柱、虎大威两位总兵。

    崇祯十一年一月十四日,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遣杨廷麟去请求救援,高起潜却借故拖延。

    一月十五日,卢象升领兵至蒿水桥,被清军主力包围。

    卢象升命虎大威护左翼,杨国柱护右翼,自领亲兵于中军架炮设弩,与清军决战。

    从早晨一直战至下午,炮弹和箭头都打光了,于是卢象升下令以短兵接敌,英勇奋战,清军以精骑夹攻,明军士卒死伤殆尽。

    总兵虎大威欲携其溃围而出,卢象升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