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3页)  万春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ul class=tent_ul>

    斯江对北京的印象很好。这是一个和上海迥然不同的城市, 陌生、杂乱,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吸引力。

    政治在这片土地上宛如空气一般无所不在,大爷大叔大哥, 说起总书记总设计师常委们部长们就好像在说隔壁屋的邻居,让人以为不存在等级之分。但等级这个东西又无处不在,首都的官多如牛毛, 十个花盆掉下来能砸到两个厅长三个处长五个科长。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在北京人的嘴里就和单位的事儿胡同里的事儿一样普普通通张口就来。

    不过两三天,斯江和景生就熟知了首都人民的种种热门话题。房改理所当然排在第一, “靠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 靠单位给房”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一朝政策宣布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有想法有钞票的人都开始动脑筋了。不少胡同里的北京人都在商量集资盖房。北武和善让原来住的东交民巷那一片,老房东特地打电话来问善让要不要参与。

    “我们真心欢迎周老师加入,周老师你和小顾好好商量商量, 认真考虑考虑啊。”

    “对, 街道出面, 手续肯定齐全, 就造两栋楼,一百来户,都是老熟人儿,两年后就能搬, 水电煤暖气全到位。”

    “嗐, 这和单位分的公房不一样, 能领两证,是私房,您信我, 咱北京城的房子以后肯定得涨价,首都啊,全国人民看首都,是不是这个理?”

    “两房的话呢,一家出十万块钱,三房的话呢十五万,竣工后多退少补。我跟您透个信儿,我侄子他们单位在造商品房,商品房你家小顾肯定知道,明年就能对外卖,他们要卖一千六百块钱一个平方米,咱们这个划算,一千出头就齐活了。”

    “行,成不成您月底给我个信儿。可不是,想参与的人多得海了去了,咱也不能随便就放进来是?得知根知底,这孟母还三迁呐,咱得为下一代着想是不是?左邻右舍街坊邻居的,至少得都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家,以后咱住着也放心。”

    善让连声道谢,吃完饭跟北武笑说好歹奋斗了十年,终于得到了首都人民的认可,值得一面好群众的锦旗了。斯江被十万和十五万的数字惊到了,但想想景生还没工作就有了三千块的存款,好像又不算什么。北武被这个事情提了个醒,打电话回万春街让顾东文带着前几年新换的土地证去办房屋所有权证。

    周老太太心里觉得私房这个事情比较不靠谱,但老革命家讲究实事求是,她仔细询问这个商品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和解放前的私房有什么不同,风险大不大。北武和善让都是经济系毕业的,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给老人家听,斯江和景生也跟着上了一堂课。

    “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虽然我国现在是计划经济,但已经在往市场经济的方向过渡,”北武笑着说,“当然,市场经济这个词现在很敏感,在外头还不能提,但市场化肯定是挡不住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历过的我们大概率都会经历,比如允许甚至鼓励私人购买房屋,拥有产权,国外的银行还会提供贷款,比如我们要买个十万块的房子,你只有一万块,那么银行就借给你九万块,你就可以先买下来住进去,银行另外收你七八万的利息——”

    周老太太和斯江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利息这么多?!”

    景生却脱口而出:“像农村信用社那样?浙江很多工厂都会贷款。”

    善让笑着点头:“对,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农业银行分出去的。其实清朝的时候钱庄就和工商业联系很紧密。”

    斯江摇头:“那我可不舍得,借九万还十六七万,脑子瓦特了呀。”

    北武忍俊不禁:“舍得花才有动力赚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