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六二节 不怎么急的军报(第1/2页)  绛色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兵集结?

    韩绛依旧上了马车,韩勇一边吩咐让人带信使去休息,一边将军报交给韩绛,同时吩咐立即回府。

    信使这一声高喊,没用半个时辰就传遍了临安城。

    韩绛到家的时候,李洱、葛邲、留正三人已经到了。

    “绛哥儿,他辛弃疾搞什么呢,咱们的粮仓还有多少粮食他不知道,咱们的箭支还有多少、军械有多少需要修补,士兵们一场大战之后这才有几日休整,他搞什么?”李洱人没到,声音先到了。

    韩绛正在书房看军报。

    见到李洱入内,起身迎了一下。而后才说道:“咱们的规矩是,军团戎边制,紧急情况下可先行作出温和的处理方式,然后立即上报,是否采用激烈手段再作商议。所以,他的行为在规矩之内。”

    “就这还温和?”李洱怀疑自已听错了。

    韩绛点了点头:“确实温和,事情也是有起因的。西夏国主没给咱们交税,所以辛夫人就派人质问,结果咱们的税官被打了。”

    “这,这混帐。”李洱骂了一句。

    却不知道,他这混帐骂的是谁。

    韩绛把战报递了过去,三人传阅之后,事情明了了。

    原本黄河以南的许多地方是金国的,西夏与金国有约定,每年进贡多少马匹,但西夏的青白盐商队在许多州府是通行无阻的。

    这等于是西夏用马匹交了盐税,然后在金国的地盘上卖盐。

    现在这些州府归了韩绛,那怕是关中这一片行政区还没有划出来,北边几个州府还没有足够的官员接任,百姓户籍也都没有落实到位,但盐这事不交税是不行的。

    西夏的商队打是税务官。

    所有的辛夫人,就是鹤翎了。

    这还能忍。

    不等辛弃疾知道这事,赵双塔就带着五大部落,三十几个小部落,总计十五万兵马北上。然后临洮军的汉军部又派了三万精锐、五万辎重部队北上。

    一看有仗打,宛城军主力原本要从华州撤退,现在改道直接北上。

    李洱翻看着战报。

    眼下,八万主力就在晋宁军驻地,这里还有金国撤退时不愿意跟着走的两万多晋宁军的汉军士兵,可以说这里能打就有十万人马。

    而后,延安府,火帝军在这里,若宛城军的人马赶到,再加上庆阳府的兵力,这两城的战斗力将达到惊人的二十万。再加上晋宁军,一共三十万战斗部队。

    这三城,晋宁军对上的就是西夏的夏州。

    庆阳府与延安府北上,目标就是西夏的西平府、翔庆军,然后就是西夏都城兴庆府了。

    李洱骂骂咧咧的:“这辛幼安也不年轻了,还有消渴症,也不知道到临安来休养此日子,为屁大一点事情就知道打,打,打,也不怕把自已累着。”

    葛邲大笑。

    为什么李洱骂、葛邲笑呢。

    此时,晋宁军驻地。

    这里的人忙的脚不粘地,高级武官们正在选址,挑石头准备立碑。

    当年,晋宁军保卫战。

    徐徽言。

    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老一代武官们都认为应该给他立个碑。

    这是一个很严肃,很重要的事情。

    而低层武官呢,他们有其他的活,此时正忙着在黄河上搭几道缆绳。

    这是用交趾出道的蕉麻编的缆绳,比小孩子手臂还粗的大缆,先是用小绳拖着,用渡船拉过黄江,然后用小绳拉缆,几百根一抱粗的巨桩打在地上,再挂大缆。

    不是吊桥,这是用来再挂绳,用于渡黄河的船只。

    不靠桨,只靠人拉绳子挂缆就行。

    慢,但非常的安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