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三章 灞上送别(第1/4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雁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家,竟是秦国天王苻坚赐予的。</p>在晋国所作的努力远比秦国要多,但是毛也没得到过!反观秦国待自己倒是不薄。</p>此间宅院前有照碑、旗楼、梢楼等建筑,四个院落分主宾客幼,用于主人及子嗣、客人、长辈等居住,其中每个院落相当于四合院,同样可以住四户人家。</p>也就是说,每个院落四面皆是三开间的房子,严格意义上讲,一个院落有十二间屋子,整个宅院有四十八间屋子!这还不包括仆役居住的杂间。</p>每间院落之间有木门相连,院墙上更开有石窗,分别有扇形、圆形、方形、菱形等样式,随着脚步移动透过石窗可看见相邻院落花草树木,可谓一步一景也。</p>另外,宅院中有多处花圃、假山、鱼池等,绝对的湖景洋房、水景园林、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豪宅。</p>冯雁兜了一圈哈哈笑道:</p>“阔绰,阔绰啊!本家主决定,每晚睡在不同的房间,每两个月轮换一次!”</p>老仆看着冯雁的表情不禁摇头好笑。</p>冯雁进到主院上首处北间的屋子,只见里面有不少床榻、桌椅、铜盆、木架等摆设,其中一个柏木打制的衣柜中还放置有被褥和几件长衫、官府。</p>看来天王苻坚的心思真是细腻,连铺盖都准备好了。http://</p>看着颇为眼熟的家居,冯雁不禁感慨,“晋隆”商铺所售之昂贵家私也在这里,看来花费不少。</p>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冯雁躺在床上闻着那泌人心脾的幽香渐渐进入了梦乡。</p>参与修路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能是因为秦国碰上了饥荒年,人人都想为了三餐而付出劳动。</p>数十日的时间,道路主工程基本结束了,这也得益于前些年苻坚与王猛的施政举措,当然也因为原来的道路本就不错,冯雁只是命人加宽了而已。修路所耗材料及时间主要用在了几条新开辟的道路。</p>民以食为天,为了方面灌溉,原先的道路与新开辟的道路两侧均挖有沟渠以利于农民浇地。土豆种植了一季,距离大面积耕种还需一些时日,冯雁打算在泾阳县种植蔬菜瓜果。</p>长安为都城,人口密集且达官贵人较多,自然需要很多瓜果蔬菜,泾阳县水系发达很便于种植。</p>另外泾阳县北侧有不少荒地,冯雁命曹典史劝导山民开辟荒地种植水稻。泾阳县不仅有山水还有众多河流,在夏季种植水稻很合适。</p>稻的生长非常快,最快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p>能利用的土地,冯雁绝不想浪费半分,先解决了全县吃食的问题,才能作下一步打算。</p>从自己的豪宅出来后,冯雁在县衙开了一次会议,将上述思想贯彻给一众官吏,并命令众人尽快落实。有了毛县丞的前车之鉴,众官吏不敢怠慢,领命后奔波于各乡镇开始忙碌。</p>正在忙碌时,朝廷派宣官来到了县衙,通知冯雁次日前往长安城东侧之青城门聚集,宣官言之与天王相送苻丕等人。</p>冯雁与朱序交谈过知道又是要迁徙了。</p>次日辰时,冯雁依令前往青城门,远远看去,只见城门处人山人海,不仅有大小官员在此,更有万余百姓聚集此处。</p>一辆辆大型马车停在路边,一眼望不到头。</p>百姓们拖家带口,携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