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叛(三)(第1/4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些行军知识与吕光探讨后,二人皆有所获。</p>

    交流嘛,如果你肚子里没东西,别人也不会有兴趣搭理你,正所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p>

    斥候除了以上工作,更会侦察敌情防止敌方设伏。</p>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随时为进入战斗而准备,才能保证行军途中的安全。</p>

    各校尉手中都有一张,用黑、朱红、田青三色彩绘而成,算的是一部“彩色地图”。驻军图上更是标明地形、山水、城镇等信息。</p>

    除了地图,每到一地还会有郡县派出当地向导指引路线,孙子曰:“不用乡导者,不得地利”。</p>

    此外,军队携带有锅具、烹鼎、大帐、粮食、马料、被褥、瓢盆等烧水与做饭的器具,均有车马驮行,斥候在前方更会通知郡县准备粮草以供不足。</p>

    跟随吕光行军,冯雁发现速度保持的特别好,不快不慢,留有余力。</p>

    白日行军速度约八九十里,队伍有部分铁车、马车,可供步卒轮流乘坐,不致太过辛劳。</p>

    到了夜间,如果天气良好能见到星辰,有时候也会赶路,当视北辰及候中星为正。</p>

    看星识路一般用于急行军,如不是太过着急,到了晚间一般都扎营休息。</p>

    “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吕光此番话语,冯雁深以为然,行军的关键在于保持合理的速度,保证士兵的饮食适度以及士兵有充足的体力。</p>

    冯雁发现吕光与石越有些相似之处,每行至一处,选好地形开始安营扎寨,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并砍伐树木设立鹿角、阻马拒、木栏等。并都喜欢在五百米、千米处增设岗哨及暗哨,以防敌人突袭。同时安排士卒开始巡防、捎探、站岗、设立军营防御设施。</p>

    万数人并不是拥挤一处,而是按照周边的安全情况,每千人或三千人各自扎营,否则群居一处敌人给你来个火烧连营,便会有全军覆没之险。</p>

    关于卫生问题,每个营区都会挖一个公共茅厕,茅厕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远隔于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囤房,并距离营房有数十米,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近则臭气熏天无法安睡,尤其夏季更是如此。太远则防止士卒走失或遇到山兽。</p>

    在野生动物没有被城市建筑侵占的年代,士卒被狼咬死或叼走的事情屡屡发生。</p>

    冯雁最欣赏的是“正规军”对环境的考量。</p>

    扎营结束次日出发之时,丢弃的杂物会被焚烧,粪便会就地掩埋。</p>

    如果随意处置容易招来蚊蝇,造成疾病或者瘟疫。故而真正有经验的将领,会尽可能的抹平自己曾经安营扎寨的痕迹,不给敌人留下探查的机会,同时防止疾病的传播。</p>

    除了安营扎寨需慎之又慎,如何行军还有一个讲究。</p>

    行军队形必须保持严整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