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喜迎水贼(第1/4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江只在沱沱河、当曲河、通天河等极少部分位于青藏高原的河段有结冰期,其余绝大部分河段都没有结冰期。这是因为大江流域绝大多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相比北方,冬季气温较为温和,很少降到摄氏零度以下。</p>

    不过近些年,天气异常寒冷,南方在冬季也会降至零度以下,幸好持续时间不长,又到了春季,因此大江上下并没有结冰。</p>

    冯雁在谢府曾过一些典籍,据书中记载,秦汉时期,气候较暖。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一度左右,最暖的三十年出现在西汉初年,比现在高出一度有余。这个时期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河套以北也可以开垦出农田。</p>

    秦汉两代都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北方,把草场变为农田,巩固边疆。塞外的州县数量比现在也多出不少,可见当时农耕区比现在要更深入北方。</p>

    最明显的标志是秦长城普遍比后世长城更靠北二百至四百公里。</p>

    汉以后,华夏进入近四百年的寒冷期,正是因为寒冷,各族胡人纷纷内迁,造成五胡乱华。农业区也大幅南退,并州北部地区,很多农田变成了牧场。</p>

    冯雁分析认为,北方异常寒冷时,在牧草缺失,天气极度寒冷的情况之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很难自给自足,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被逼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一次次的南侵,而选择南迁,势必会与汉人发生摩擦甚至战争。</p>

    舟船速度不比骑行,一天行驶的距离不会超过五十里,而骑行则可达百里。</p>

    这年代不论陆路还是水路,只能白天前行,夜晚停宿,否则太危险。</p>

    商船走了二十多日,才到达了襄阳。</p>

    麴瞻的父亲原先欲去往襄阳参见道安法师,因为战乱才到了建康城,后来听说襄阳被攻破,便留了书信在建康城寺庙,说是去往襄阳。</p>

    商船在襄阳停留了半日,冯雁带着麴瞻去往道安法师曾居住的寺庙,不过二人却扑了个空,麴瞻的父亲在此地也留了一封信件,信中说,襄阳被攻破后,道安法师被掳去长安,因此也尾随而去。</p>

    毕竟是十三岁的孩子,久别父亲自然想念。</p>

    冯雁理解徒弟的心境,因此便带了上小曲子。</p>

    看着昔日曾到过的城池,冯雁不禁感慨。虽然城池内已经变得有些生机了,但城墙上被抛石砸出的坑洞、箭矢射中余留的缝隙,还有那一段“夫人城”,都在述说着当日攻伐的惨烈,斑斑血迹余痕犹在,仿佛也传来亡灵的叹息声,让人不寒而栗。</p>

    商船再次驶离襄阳而去,冯雁驻足船尾盯着前方,一种悲情充满胸腔。</p>

    “哎,战争实在可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p>

    冯雁一路上书籍,查看谢琰给的设计图,倒是忙碌得很,却苦了扮成商贩的二百余“特务”以及十八侍卫。就连麴瞻也无聊至极,整日缠着冯雁教授歌曲。</p>

    从信天游到黄土地,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