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招兵(第1/3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噗!”一团黑烟升起。

    “嗤!”引火绳着火完了,竹筒却没有动静。

    “连接部位松弛了?”冯雁直犯嘀咕……

    “嘭!”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响了!

    “就是这个味!”冯雁深吸了一口硝烟的味道,兴奋的跳跃起来。看了看满目狼藉的爆炸现场,冯雁仔细观察起来。

    细竹筒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呈焦黑状散落四周,放置竹筒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个小坑,坑内依然有缕缕黑烟袅袅升起。摸了摸地表,余热犹存。浓郁的硝烟味飘散在空气中。

    “看来这个方法才是对的!”冯雁喜滋滋地想着。

    一路上冯雁难以收敛成功的喜悦,美意始终挂在脸上。经过营寨大门时,冯雁还在偷乐着。

    “咦?今天总教头咋这么乐呢?没有信件啊?”守门的谭大对身边人嘀咕道。

    “是啊,上次你说总教头每次看到信件就喜形于色,今日是咋啦?难道外面有相好的娘子?”一旁的章木异想天开道。

    “哟,此话不可乱讲,小心郭幢主收拾你。”谭大警告道。

    天色已晚,谭大去到营寨伙房处,端着饭碗拉着一名熟人嘀咕道:

    “听说总教头外面有相好的娘子了。”

    “当真?小娘子漂亮吗?”名叫柴火的人瞪大眼问道。

    “当然漂亮,总教头看中的娘子怎会丑呢?”

    “此言有理,改天我也到外面转转,嘿嘿。”柴火一脸猥亵道。

    “去你的,就你这长相还想博得小娘子青睐?木棍,你看柴火的这张脸算是人脸吗?”谭大又问向另一个凑过来听悄悄话的木棍。

    “人脸?呸!猪腰子脸!”木棍蔑视地看了看柴火的脸连连摇头。

    “娘哩个东菜,你们的脸还不如我,一个个瓢瓜子脸,还长歪了!”柴火不甘示弱道。

    “揍他!”……

    回到住处,冯雁连夜加工,将剩余的硝石、硫磺等材料全部做成了竹筒“手榴弹”……

    孙无终的建言被谢玄听取了,于是派孙无终在广陵附近及京口招纳兵勇。

    孙老大本就想回晋陵看看,再加上听闻晋陵邬堡甚是热闹,于是把冯雁也带上了。起初谢玄担心冯雁离开会耽误练兵,不过看了看冯雁培养的张大壮、张和、刘季武等教头练兵颇有章法,遂同意了冯雁外出,同时对冯雁培养将领的做法深为满意。

    一行人,一路骑行,摆渡过江,终于到达了京口。

    京口是现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服劳役的民工)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丹徒县。

    京岘山西北有雄伟的北固山,后峰伸入江中,北固山的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取义为《尔雅》的“丘绝高曰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郡的根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造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此地,周有雄山,前有大江,再后有广袤的平原田地,不仅利于人口居住,更是屯兵养兵之绝佳场所。

    晋朝廷如能牢固地控制三吴,南方士族的力量就能为晋朝廷所用,三吴就能成为晋廷的战略后方,这对于巩固建康政权,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三吴成为晋之战略后方,还有经济上的原因,那就是建康的粮食供应,建康以下长江两岸军队的给养,都要仰仗三吴。

    会稽(今绍兴)是三吴中心。

    在会稽与建康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