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近乡情何须怯(第1/5页)  集命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依之前之法,放生马匹,驾云过境,重新备马,驾车前行。

    此时已经进了霖水国的国境,李元锦已经有种回到家的感觉,马蹄翻腾之间,他感觉自己的心跳也跟着马蹄声加速了。

    曾经有一位文坛前人,官场受挫被贬,年老归还之时写过一首诗。这位前人虽然人品有缺,但是才情确实很高,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道尽天下长久不归乡之人的心酸。

    李元锦驾着马车,没来由的想起了这句诗,虽然对这位前人观感不佳,但是诗句属实上口。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出去了两三年时间,此时只有归心似箭的迫切之意,何来情怯一说。

    近乡何须情怯,来人可曾相见?

    李元锦自嘲一笑,甩了甩头,将脑子里那狗屁不通的句子甩在脑后,悠悠地甩起鞭子,在马儿耳朵边上甩出一个响亮的鞭花。一声炸响之下,马儿奔腾的速度,又加快了一分。

    这一手甩鞭是他这一路驾马车慢慢摸索出来的,之前的鞭子打不这么好,经常会抽到马身上。经过之前两位前辈的辛苦付出,这匹马总算不用再受同样的苦,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

    霖水国国土,南北窄,东西宽,整个国土内有一条瀚水自西向东越过整片国土。国中所有城池都是依着这条瀚水的主流或支流而建,国中水道发达,受水之利,故名霖水。

    可惜是凡俗世间,普通的渡船速度太慢,济水宫的渡船又不能在此运营,否则李元锦更愿意走水路通行。

    身后马车的帘子被一只手挑开,傅瑢露出脸对李元锦说道:“李大哥,自从昨天过了国境之后,你的心情好像一直很好呢。”

    李元锦略微回头说道:“哈哈,过了国境,就已经进入霖水国境内了。我家就在霖水国偏北一处小城,叫做丰城,不过我们都习惯叫它清平城。”

    傅瑢见李元锦神采奕奕,自己也被带动的笑了起来,将帘子挂在挂钩上,侧身靠着车厢墙壁,坐在李元锦身后同他聊天:“丰城,清平城,都是好名字呢。”

    李元锦说道:“其实是一处小城,城内有三横一竖四条街道,故国内图志上称为丰城。城中有一条河横穿而过,叫清平河,所以我们那又都叫他清平城。”

    傅瑢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李大哥人这么好,想必你父母也都是好人吧?只是你带一个陌生女子回去,他们不会介意吗?”

    “当然不会,”李元锦的笑容敛了一下,然后又接着笑道,“他们三年前已经过世了。不过他们人很好,肯定不会介意的。”

    随先生奔走半年多,修道两年,他的悲痛其实已经没那么深了,留下的只是刻骨的思念。每每想起小时候为数不多的被父母责打,也能开心的笑出眼泪。

    傅瑢突然语塞,低低的说道:“对不起,李大哥,我不知道...”

    李元锦笑道:“没事,都过去了。父母之恩天高地厚,他们若是泉下有知,肯定也不愿意我终日哀思。其实我在你家的时候就很羡慕,尤其是你爹为你做的考虑,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带你一起走的原因。到我家之后,你安心的住上一两年,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就带上你一起回家。”

    傅瑢重重的”嗯“了一声,又说道:”李大哥,谢谢你。“

    李元锦笑而不语,伸手抖了抖马缰,嘴里大喊道:“驾!”

    照此速度,再有五天,就能到家了。

    无有先生自两年前来到李家,将那份家书递给柴老哥,老院子请人念完之后高兴不已,小少爷能够走出悲痛,还能在外安心读书,他必须要好好替少爷照顾这个家。

    只是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老院子一直忧心不已,只能与老道士聊天喝酒。最开始的时候,他还请老神仙帮他处理这事,只是无有先生不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