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1.做人与做生意(第1/3页)  传奇从重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崎眼看着陶洁被他说的犹豫起来,知道这时候不火上浇油,趁热打铁,等她冷静下来,再开始心疼钱的时候,想说服她就背劲了。    他就继续劝她说:“我为什么说干这个海鲜市场一定能挣钱呢?除了我跟你说的,这个抢占先机的优势之外,我还有好多办法,能把海鲜给卖火了。”    陶洁不说话,只是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他。    他就往下说:“现在城里这些饭馆做海鲜,你知道怎么做吗?”    陶洁就摇摇头。    高崎一脸得意说:“你别看我一天到晚到处跑,不在聚香坊,我也不是瞎跑着玩。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道理明白吧?    咱开饭馆,首先就得知道咱们这些同行们都在干什么,怎么干。我每天跑出去,也是顺便摸他们的底。    他们进海鲜,也是挺费劲的。自己弄个车拉一车过来吧,万一卖不了,时候长了就不新鲜了。人家到他店里,吃的不新鲜,下回就不去了,影响他的生意。    所以,他们不敢多进。往往是四五家合伙进一车过来,大家合着用,最后算账。    你看咱们城里卖海鲜的饭馆,都喜欢凑在一块儿,这回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吧?他们共用一个海鲜储存库,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陶洁恍然大悟。怪不得孙立海只是教几个厨师知道海鲜怎么做,却不同意去进货,只说开业以后,看情况再说。估计他也知道,海鲜这东西货源不好找,聚香坊也没有长期储存的条件。    陶洁问:“那你办海鲜市场,如果拉来的海鲜卖不出去,咱们不是就赔了?”    高崎说:“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你还担心卖不出去啊?只是这些饭馆,就给咱差不多消耗一半了,咱们再自己用一些,那些工人再在市场里卖一些,咱一辆车能供上就不错。”    说到这里,就问陶洁:“蒋师傅那边的街上,有几家卖炸肉的?”    陶洁经常去她师傅那边,对那条街道很熟悉,顺口就答:“三家。”    高崎又问她:“这三家哪家卖的好?”    陶洁说:“中间那家卖的好,整天的有人排队在那里等着买,两边这两家加起来,都没有他们卖的好。”    高崎就再问她:“知道为什么他卖的好吗?”    陶洁说:“他家的炸肉做的好吃呗。”    高崎就摇摇头说:“也不完全是这样。”    陶洁看着他,不服气问:“那你说为什么?”    高崎就解释说:“中间这一家啊,开业最晚,可是这家的老板心眼儿多啊。他刚开业的时候,炸肉的价格,卖的和那两家一样,可是他故意都多给人家一些,一斤里少说多出二两来。    炸肉这个东西,本小利薄,每斤多给人家二两,他早晚得赔死。可是,他不但没赔死,生意反而越做越红火了,你知道为什么?”    陶洁又摇头,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    高崎就说:“咱们老百姓啊,十个里面有九个半都喜欢沾小便宜。他给的分量多,大家就都愿意去买他的呗。    这么着,他每天进的肉,都能卖光了。可附近居民的消费量是有限的,他卖光了,剩下那两家就肯定会剩下,是不是?剩下了,也不能就白白扔了啊,只好第二天接着卖。    这样一来,那两家的肉就不新鲜了,在口味上,和中间这家就有了差别。    时候一长,大家就都知道,中间这家的炸肉好吃,自然就都去买他的。他见把顾客都吸引过来了,就慢慢地不多给大家肉了。    可他的炸肉好吃,名声已经传出去了。相比起那两家来,他的肉新鲜,也的确好吃,大家也就不计较他不多给,还是买他的。    不多给了,他就开始挣钱了。每天都能把肉卖光,炸肉就永远是新鲜的,保证了口感。    恰恰相反,那两家就永远卖不光肉,老是用冻过的肉,甚至夏天里肉还时常坏了有味道,不得不添加一些除味的佐料,口感就越来越不好。    这么着恶性循环,两边只能看着中间这家挣钱,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