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冯铨的报复(求收藏)(第1/2页)  穿越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场的官员都诧异看向解学龙。    方从哲和刘若愚也因此看向了解学龙。    此时,也有其他东林官员站了出来。    左光斗便也站了出来,道:“没错!冯铨不宜进特别京察组!”    “冯铨不能进!”    又一名没来得及辞官的东林文官也附和起来。    但方从哲倒也没有给解学龙等继续说话的机会,只很是严肃地道:“圣旨已下,改不了了,有何异议,可事后再参!不得耽误朝廷补官之事!”    “没错!内阁、司礼监、吏部以及各衙门都有很多政务压着呢,就等着立即补齐官员缺额好立即处理政务,可没功夫听你们多言。”    刘若愚也说了一句。    这时候,方从哲也因此继续喊道:“下一位!”    解学龙等只得沉默了下来,只纷纷目光犀利地盯着冯铨。    冯铨则一直紧握着拳头,牙齿也一直紧咬着。    方从哲虽然表面上还是劝阻了一下冯铨,但实际上他巴不得冯铨进入特别京察组去调查这次辞官的东林诸君子。    因为方从哲对冯铨和东林官员间的那点事也是有所耳闻的,也知道冯铨这是要报复东林党官员的意思。    所以,方从哲才没有强行阻止,而是在意思性地询问后就立即奏明皇帝,且还直接寻了个理由让冯铨担任副组正。    朱由校自然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且因此不禁冷笑了笑。    本来,朱由校是打算直接让东厂调查这些辞官的东林党官员的。    但朱由校想到东厂的番役打打杀杀或刺探秘闻还行,但对于政务方面自然不算熟练,尤其是在账册上的清算方面肯定不如文官。    所以,朱由校才决定还是让善于调查各类贪墨案件以及善于捕风捉影的科道言官上,用文官来对付文官。    因为只有文官最清楚文官。    而朱由校也知道方从哲安排进特别京察组的人肯定会特别卖力的调查东林官员。    所以,只要是方从哲安排进特别京察组的,他都会准予。    不过,朱由校没想到这才安排了一个后世是阉党有名成员的冯铨就引起外面这么多官员反对。    这让朱由校不由得更加好奇这些东林官员背地里到底做了哪些见不得光的事,竟这么怕被调查。    “这样也好!数千京官里,就属东林官员最多,以至于历史上齐楚浙三乡党的官员不得不联合起来对付东林党,如今有这机会撸下去这一百多名东林文官本就利于朝廷政治平衡,如果真能再从这些辞官的官员中抄出许多钱财出来倒也更好!”    朱由校如此想了想后就开始期待冯铨等人会不会真的挖出这些东林党官员在为官上面的罪行来。    在选官还没结束前,特别京察组的官员就已全部组建好。    这些官员自然皆是非东林党官员。    其中领头的组正是左副都御史王绍微,而冯铨和吏科都给事中吴亮嗣为副组正。    不过,最为积极的则是冯铨。    因为冯铨年富力强且又最恨东林党官员。    所以,在京察组刚一组建起来的这天晚上,冯铨就立即拜会了王绍微和吴亮嗣,且以自己年轻为由而主动申请先对辞官的官员进行一个初步审查,然后再请王吴二人做终审。    而王绍微和吴亮嗣倒也巴不得如此,虽说他们也和东林党的官员不对付但也不想把东林官员得罪的太狠。    毕竟做人凡事都讲究留一线的。    现在冯铨要打头阵,将来冯铨无疑会是东林党最恨的那个人。    如果东林党有一天卷土重来,自然不会太记恨他们。    因此,冯铨也就成了这次京察组的实际领头人。    而冯铨也就风风火火地连夜召集了一帮年轻的科道言官开始调查这些辞官的东林官员。    “吏部积压的这三百六十二件冗务怎么回事,而且全是钧旨下的急务,竟然拖到现在,翰林院和内阁都有存档,你也不要狡辩!还有合计六十七万两亏空是怎么出现的,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先帝下旨用內帑补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