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第2/4页)  快穿之登高临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的渔民,因为驻守当地的一个元人士兵看上了仁端太子的童养媳仁孝太子妃,甚至打算当街抢人,乾太/祖当然不从,推搡之中,竟然失手打死了那个元人士兵。

    为了躲避元人的报复,乾太/祖被迫连夜带着家人逃进了深山老林。

    当时的汀州,因为密林极多,所以很多其他地方的失去土地的农民,都千方百计地移居到了这里,开荒种地,试图躲过官府的盘剥。

    然而很不幸的是,乾太/祖刚刚带着家人躲进密林里没多久,福建省府就接到了朝廷下发的打造五百艘东征战船的任务,而且限令他们要在一年之内完成。

    而当时的福建还承担着为正在建造的皇陵提供木材和石料的任务,所以就算是把抽丁的数量提高到四抽三,也不一定能凑够那么多的劳役。

    于是福建的官员就把主意打到了乾□□这些躲进深山老林之中的普通百姓身上。

    所以没过多久,省府便集结了上万兵马,试图将这些普通百姓全都抓回来做劳役。

    看着费尽千辛万苦才重新建好的房子就这么被官兵一把火烧了,乾太/祖忍无可忍,当天晚上就带着被抓的百姓一起反了。

    因为福建百姓本就民不聊生,所以他发动起义后,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几万人。

    在他的影响下,其他诸省的仁人志士纷纷起义,相互呼应。

    等到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东南诸省的起义军已经成了气候。

    朝廷随后就开始集中大批军队围攻东南,而在其他起义军或被歼灭或被打散的时候,乾太/祖采用了年仅十四岁的仁端太子的建议,采用流动作战的方法,昼伏夜出,声东击西,使元军疲于奔命,并不断吸纳其他起义军的残兵,扩大实力。

    正所谓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起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最终在二十年后将蒙元赶出了中原大地,并建立了乾朝。

    但是残元朝廷并不甘心,即便退回了漠北,也依旧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直到十年后,残元皇帝驾崩,新帝登基。

    这位新帝似乎没有他的父辈那么大的野心,只想着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偏远皇帝。

    所以他直接给乾太/祖送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和乾朝结为兄弟,以后和平共处,并邀请乾太/祖和仁端太子前往大乾和残元的交界处戎城会盟。

    当时的中原大地,因为连年征战,早已民不聊生。

    虽然经过了十年的休养生息,但是民生远远还没有复苏。

    所以当时的朝廷也不希望和残元再起兵戈。

    因而朝廷最终还是选择了答应残元新帝的邀请。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就一定不是残元的阴谋,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最后还是仁端太子力排众议,代表乾太/祖去参加的会盟。

    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担心竟然成真了。

    残元真正目的并不是和大乾和谈,而是为了除掉仁端太子。

    因为他们早就猜准了最后来参加会盟的一定会是仁端太子,因为仁端太子一向仁孝,所以他不可能答应让乾太/祖以身犯险,来参加会盟。

    而在他们看来,只要除掉了仁端太子,大乾就不足为虑了,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大乾的那些开国功臣已经死的死老的老,就连乾太/祖也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坟墓里。

    所以他们联合了草原各部,又勾结朝鲜、倭国等小国,齐集了三十余万兵马,等到仁端太子一到便一齐围攻戎城。

    当时还是五皇子的元平帝奉命带兵救援仁端太子,却因为被叛徒出卖,同样身陷险境。

    最后还是仁端太子趁他不备,打晕了他,然后独自带人引开追兵,这才救下了他。

    但是仁端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