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让人头皮发麻的流民(第1/3页)  回到明朝当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远很清楚,无论是弘治皇帝还是朝廷的衮衮诸公,都十分在意名声。</p>

    一个“苛政”,足以毁誉皇帝与诸多大臣。</p>

    但,苛政两个字,他却是不得不说。</p>

    没办法啊,霸州等地收上来的银子,不是什么马价银,而是个人所得税!</p>

    正常情况下,马价银要存在太仆寺银仓的,而赋税,则存在国库。</p>

    银子放在太仆寺,主要用途,自然便是购买战马以及马场等用度。</p>

    而存放在国库则用于朝廷各方面的开支,区别相当大!</p>

    他现在若是混淆过去,就会给以后带来无尽的麻烦。</p>

    再简单来说,个人所得税,是税。</p>

    通过经商,能够给朝廷增加收入,带来无尽好处,有了好处,才能证明经商的大用途。</p>

    如此一来,才能慢慢扭转、甚至是改变现状。</p>

    “陛下,您想啊,江南等地不养马,要缴纳马价银,而其他地方根本无需养马,更无需缴纳马价银,这对江南等地的民户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啊。”</p>

    宁远慢悠悠道:“所以,臣认为,马价银本身就是不对的,实属苛政,苛政猛于虎啊。”</p>

    弘治皇帝一阵沉默。</p>

    道理,谁都懂!</p>

    霸州等地还有江南等地民户养马,是朝廷的大策,不养马收马价银,本身没什么问题。</p>

    可如此一来,相较于其他无需养马的地方来说,那便是不公平。</p>

    不公平,便会产生民怨,乃至于造反。</p>

    犹豫了一下,弘治皇帝问道:“宁爱卿以为应如何处置啊?”</p>

    宁远忙道:“臣以为,应免除马价银!”</p>

    又是一阵默然。</p>

    对朝廷来说,免除马价银便等若是少了一部分收入,太仆寺那边以后购买战马、经营马场等,会出现诸多问题。</p>

    而对弘治皇帝来说,失去了这部分的收入,还有其他来源。</p>

    经商!</p>

    利用香皂、玻璃等赚更多的钱。</p>

    届时,只需将银子从国库或者是内帑调拨至太仆寺即可,几乎没什么影响。</p>

    “宁千户,如此一来,岂不是说,霸州等地的马价银以后也不必收了?”刘健问道。</p>

    “不!”</p>

    宁远摇头,道:“霸州等地确实不收马价银了,但却会有一项银子收上来,卑下将此项命名为个人所得税,约莫着,一年最少十万两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