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百姓疾苦(第1/3页)  回到明朝当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远笑了笑。</p>

    他一个人,一日间就能制作将近两千块,便是这些流民不熟流程,可架不住人多啊,再加上流程化生产,一日间制作十几万块香皂都不是问题。</p>

    当然了,这也要考虑原料的问题。</p>

    生石灰倒是取之不尽,碾压石头就是了,猪油问题有些大了,毕竟这也是百姓的主要用油,一旦购买过多,必定会引起诸多问题。</p>

    “一日……便暂定产两万块香皂吧。”宁远对旁边的沈三吩咐道。</p>

    算下来,一天两千两银子,倒也还好,尚在接受范围内。</p>

    朱厚照神采奕奕。</p>

    一日赚两千两,宫中就能得一千两,一年下来,便是三十多万两啊!</p>

    要知道,便是朝廷一年收上来的银子,也才不过二百万两左右而已。</p>

    这样的作坊再有七八个,岂不是堪比朝廷的赋税了?</p>

    “老宁,本宫明白了,只要多建作坊,多经商,就能获取无尽的银子,继而养得我大明兵强马壮,对吗?”朱厚照兴冲冲问道。</p>

    “嗯,大抵如此吧。”宁远也懒得解释。</p>

    这是经商的问题吗?</p>

    这是经济问题!</p>

    无论任何产品、商品,想要爆销的前提是实用性、稀缺性。</p>

    因为实用,人们才愿意购买,甚至会因为虚荣心无形中攀比购买,因为稀缺才能卖出高价,此二条件缺一不可。</p>

    无论是香皂、甘油,还是他已然着手准备的玻璃,皆是如此。</p>

    这个时代没有,又好用,才会受追捧。</p>

    再往大了说,他这是经商吗?</p>

    这是刺激经济发展啊!</p>

    没人知道他为了大明万千百姓,付出了多少心血,可回头一看,都是血泪啊。</p>

    都说前进的路上少不了敌人,譬如寿宁侯张鹤龄,他能怎么办?</p>

    只能含泪日入数千两银子了。</p>

    因为根本无法力敌,唯有智取!</p>

    “这……殿下,不知为何,制作香皂后,卑下竟是有些头痛,可否回去休憩一番?”宁远问道。</p>

    “哦?制作香皂还会头疼吗?罢了,你好生休养,实在不行本宫叫御医去宁府看看,你可千万保重啊。”朱厚照一脸的关心。</p>

    “会的,会的,多谢殿下。”</p>

    宁远二话不说,扭头就走。</p>

    不走能行吗,难不成等那寿宁侯的救兵到来?</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