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第93章“我听你的,你要走,我……(第1/4页)  亡国后我嫁给了泥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五这天,沈珠曦给四合院里的四个下人都放了假, 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省亲。

    天『色』一沉, 她就让李鹍把两个火盆搬到了四合院门口。

    当天晚上, 四人吃了丰盛的一顿大餐。李鹜第一次做虎肉,用了烧羊肉的去腥法,把原本咸酸的虎肉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虎肉风味, 又贴近了普通人的口味,让沈珠曦第一次吃光了整碗米饭。

    进食的时候, 李鹜几人谈的都是轻松愉快的家长里短,吃过以后, 沈珠曦帮忙收碗进厨房, 听到的却是沉重的话题。

    “……百来个流民,全杀了。尸体就堆在城门外,一夜之间就被饿绿了眼的狼群叼走了。”李鹊随意说道,将手里洗净的瓷碗放到一旁的筲箕里。

    李鹜看见沈珠曦进门, 接过她手里的食碗, 道:“这儿『乱』,你回屋去吧。”

    沈珠曦站着没动。

    “这件事我知道。”

    “你知道?”李鹜抬眼, “你从哪儿知道的?”

    “街上早就传遍了。”四合院里的眼线不在, 沈珠曦总算有机会说出她压抑已久的话, “襄州知府简直就是在草菅人命!”

    “再过一个月,野草就要被吃光了,人命哪有野草值钱。”李鹜道,“你先前不是想施义粥吗?再过几日, 我们就请全城百姓吃一顿饱饭。”

    沈珠曦面『露』担忧,“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粮食。”

    “会有的。”李鹜道,“详细的一会说。”

    李鹜的话莫名带有信服力,沈珠曦暂且压下了疑『惑』。

    收拾完餐后狼藉,李鹜三人齐聚主屋,听沈珠曦娓娓讲述史记上的故事。

    “史记听腻了,讲点别的。”李鹜躺在床上,大喇喇地张开双腿。

    若是御书房的夫子见了他这不敬圣人的模样,定然气得吹胡子瞪眼。沈珠曦一开始还尝试纠正他的不端正态度,后来——随他去吧,不能对屁人要求太高。

    “那我讲讲《论语》吧……”

    “我不听之乎者也那一套。”李鹜断然拒绝。

    “那就《礼记》……”

    “不听。”李鹜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这不听,那不听,你到底想听什么?”沈珠曦忍不住道,“这些都是圣人言!”

    “放屁,世上没有圣人。”李鹜从床上坐了起来,斩钉截铁道,“只有死人和活人。这些死人书,不听就不听,我要听点有用的。”

    沈珠曦再次庆幸没有老古板夫子站在这里,不然一定会拿戒尺拍烂李鹜的手掌。

    ……不过,若是不懂尊师重道的李鹜这厮。戒尺落到谁手里,打在谁手心,还不一定呢。

    “那我给你讲资治通鉴吧。”沈珠曦道,“不过资治通鉴我懂的不多,只能复述与你,你自己思考其中深意。”

    “资质通贱是什么?”李鹜拧起眉头,“……你讽刺老子?”

    “我讽刺你什么了?”沈珠曦奇怪道,“《资治通鉴》是一本史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闻名于世,被誉为帝王之书。”

    也不知道被那一句话打动,李鹜终于躺回床上,懒洋洋道:“行。”

    沈珠曦调动回忆,从资治通鉴的周纪开始讲起。李鹜双手交叉,压在脑后,翘在膝盖上的一只脚抖啊抖的,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坐在一旁扶手椅上的李鹊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剩下的李鹍,早就躺在罗汉床上,发出了均匀的打呼声。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寒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吹『荡』,把原本就了无生机的襄阳城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