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高干与田丰(第1/3页)  三国之铁骑南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战之所以能轻易地取得胜利,一是因为韩成平日里对士兵们的全方位训练,二是因为袁绍军的主帅安排不当。

    韩成平日里对士兵们的全方位训练,主要体现在青龙军和朱雀军上。

    奋武军的骑兵分为尖刀军、利刃军和青龙军。

    其中,尖刀军和利刃军全部是由少数民族的骁勇战士所组成的。

    这两军之人骑术精湛,马就是他们的双腿,他们挥腿自如;没有马匹,他们就像没有腿一样。

    这两军之人皆是南匈奴族和鲜卑族的精锐之士,战斗力之强盛,自然无需多说。

    相对来说,前期的青龙军就相对弱一些。

    韩成来自后世,拥有发达的知识。

    虽然从没训练过骑兵,但是想法还是很多的。

    比如说让青龙军在北方大草原上专门训练骑术;在并州的城池内专门训练阵型。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充分的利用了空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记住网址m.luoqiuzww.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青龙军的战斗力已经越来越强了。

    当在两个地方同时训练的青龙军二合为一之时,已经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

    单人作战的话,他们也许不如尖刀军;但若形成战阵对战的话,尖刀军却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就是训练战阵的结果,非一人之力可敌。

    如此强大的骑兵,在黄忠等猛将的带领之下,朝着营外的袁绍军冲去。

    瞬间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结果毫无悬念。

    而袁绍军方面,失败完全是因为主帅高干的安排不当了。

    高干也许是个文武全才,但高干最大的能力肯定不是统兵,而是揣摩袁绍的心思。

    袁绍乃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出身。

    汝南袁氏,东汉末年最大的家族之一,自然和多数的世家大族联姻。

    故而袁绍的子侄辈之人众多。

    在袁绍占领冀州,青州,幽州三州之地,袁术大败于徐州之时,便纷纷前来冀州投靠。

    这些人,若学文,那一个不是熟读经书之人?

    若学武的,那一个不是武艺非凡之人?

    高干依然能在他们中脱颖而出,没点拿手的‘绝活’怎么能行?

    故而这一夜,高干刚刚任主帅,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依然力排众议,果断出兵。

    正是因为高干知道袁绍心里的着急。

    这时的高干,并没有什么错误,然而,错就错在出兵方式上。

    趁夜袭营,最好的方式便是鞠义的方法—“以点破面”。

    集中精锐军力,强攻大营门口,若趁着夜色的掩护,更能事半功倍。

    然而,高干并不想采用鞠义的方法。

    不是这种方法不好,只是心里的不服气罢了。

    毕竟鞠义是自己的‘前任’,还是被撸的那种。

    高干的方法是让大军从五个方向同时进攻奋武军大营。

    这种方法,在白天也许能奏效,让韩成首尾难顾;

    但在夜晚,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有很多了。

    首先韩成的兵力不会在情况不明之下,到处调动,定会聚在一点,随时支援各处。

    然后就是漫漫黑夜,不仅防守的奋武军看不清,就连进攻的袁绍军也看不清。

    这种情况下,朱雀军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

    因为朱雀军曾经训练过一段时间的夜战。

    高干情况不明,吃了个大亏。

    既然已经知道自己吃亏了,初战不利,就应该立即撤兵,固守大营不出。

    但高干知道现在撤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