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唐军逼近汴梁称(第2/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老奴。事奉陛下,如同事奉郎君。我提出的那些建议,每一件都倾注了老臣的一腔忠心。陛下当初要用段凝,老臣极力反对,说这个人不能用!但奸邪小人朋比为奸,终于酿成了今天大祸!</p>

    现在,唐军马上就要杀到。段凝的军队被大水阻隔,无法及时回救。臣想请陛下出城避敌,陛下必定不能听从;想请陛下亲征,与敌最后决战,陛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胆识。事已至此,就算张良、陈平复生,也没法为陛下想出转危为安的主意!只希望陛下先赐臣一死,老臣实在不忍亲眼看着大梁的宗庙沦为废墟啊!”</p>

    听完敬翔的话,朱友贞也绝望了。如果连朝中公认最足智多谋的老相国都拿不出任何办法,那别人就更不可能了!年轻的皇帝与饱经沧桑的老臣面面相对,禁不住痛哭失声。</p>

    纵然感到绝望,朱友贞也没有束手等死,他还抓紧最后的时间,做了很多挣扎、无用的事情。朱友贞先派张汉伦带上圣旨,快马加鞭赶往河北,命段凝立即回师。但是稍后就传来消息,说张汉伦在去滑州的路上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腿,又受到大水阻隔,前进不了!</p>

    朱友贞只好将命令段凝回师勤王的密诏复制多份,封在蜡丸之中,然后登上建国楼。他召来了一批平日里最亲信的下人,一一给予重赏,让他们化装成平民,分路出发去给段凝送信。但这些亲信出发后,全都不知去向,没有一个人完成使命。</p>

    其实就算这些人全都忠于职守,段凝大军也不可能赶在李存勖之前回来,在旁的诸大臣有人提了几条建议。第一种是:陛下先退守洛阳,再调集各军与李存勖决战。就算唐军占领了汴梁,也一定不能呆太久。这种乐观的看法,早被敬翔否定过,朱友贞没同意。</p>

    第二种建议是:如果调集诸军来不及的话,干脆陛下就往北走,直接去投奔段凝大营。但是明智的人还是有的,此时汴梁城中四千禁军的指挥官,负责保卫皇帝人身安全的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鳞,当即反对道:“段凝本非将才,他能坐到如今的高官,仅仅来自皇家对他的过分宠爱。指望他在大难来临之际,能够临机决断,转败为胜,挽狂澜于既倒,恐怕太为难他了!更何况,段凝要是听说王彦章都已经战败被擒,估计胆都被李存勖吓破了,怎么能肯定他还会效忠于陛下?”</p>

    朱友贞的第一号心腹重臣赵岩,此时突然非常难得地实事求是了一回,说出一句睿智的话,验证了朱友贞心中的绝望:“大事都到如今这地步了,只要下了建国楼,谁能担保谁还有忠心?”</p>

    这时后梁的宰相郑钰,又提出了一条非常奇葩的建议:带上传国玉玺去诈降,让唐军缓师。朱友贞没这么傻,反问道:“事到如今,朕自然不会舍不得传国玉玺。只不过这么做有用吗?”郑钰低着头想了半天,只好说道:“估计没什么用。”说得朱友贞左右侍从都差点儿憋不住偷笑。</p>

    朱友贞当然笑不出来,他哭泣着回宫,才发现就算郑钰的办法有用,也来不及了,因为被他藏在皇宫寝室的传国玉玺已不翼而飞!朱友贞还留在京城,很多人就有了二心。他如果逃走,残存的人心极可能会马上崩溃!如果逃也是死,留也是死,那何不不让自己死得稍稍有一点尊严呢?</p>

    朱友贞的心腹朱珪请求带着城中的四千控鹤军出战,绝望的大梁皇帝担心朱珪的动机可能不纯,没有同意。他只是下了一道效用有限的命令: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