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刘承佑杀戮功臣(第1/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承佑派宣徽使王峻摆设酒宴调解将相关系,没能成功。苏逢吉请求出任藩镇来避开史弘肇,不久便放弃,说道:;我若离开了朝廷,史公随意做个手脚,我便粉身碎骨了。王章也闷闷不乐,打算求任外官,杨邠、史弘肇再三劝阻。

    刘承佑即位以来,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邠总理机要政务,枢密使兼侍中郭威主持征战,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史弘肇典领京城警卫,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掌管财政赋税。 杨邠秉公忠心,退朝回家,门下没有私人拜会,虽然不拒绝四方的馈赠,但有多余的就进献皇上。

    史弘肇负责京城治安,路不拾遗。这时正是契丹大乱中原之后,官府、百姓的财力困难拮据。王章搜集余利,节约开支,以此充实国库,虽然跟着有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的三镇叛乱,用兵多年而供应没有短缺。到了事态平息之时,除赏赐之外,还有积余,因此国家基本安定。

    王章征集赋税苛刻严厉。以前规定,田税每斛之外再交二升,叫做;雀鼠耗,王章开始下令再交二斗,称做;省耗;以前钱币的付出、收入都以八十文为;陌,王章开始下令收入的以八十文为;陌,付出的以七十七文为;陌,称做;省陌;有违反盐、矾、酒曲禁令的,即使只有一两一钱、一点一滴,也都定为死罪;百姓因此忧愁怨恨。

    王章特别不喜欢文官,曾说道:;这帮人交给他们筹码,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摆弄,有什么用处!文官的俸禄都以不能用于军事的供给,有关官吏已对文官俸禄超值估算,王章又再增加。

    刘承佑的左右宠臣逐渐被任用,太后的亲戚也干预朝政,杨邠等屡次加以裁减抑制。太后有个旧友的儿子要求补个军职,史弘肇发怒斩了他。武德使李业,是太后的弟弟。刘知远让他掌管宫内财物,刘承佑即位后,他受到特别的宠幸。宣徽使空缺,李业便想补缺,刘承佑和太后也给宰相打招呼。杨邠、史弘肇认为内朝使职的升迁递补有规定,不能因为他是外戚而越级担任,于是作罢。

    内朝客省使阎晋卿按序应当担任宣徽使,但迟迟没有递补。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翰林茶酒使郭允明都得到刘承佑的宠爱,却长时间没有升官,因此共同怨恨宰相。刘铢免职从青州归来,长期闲散无事,没有委派职务,故此经常用手对掌权者指指戳戳,心中怨恨。

    刘承佑刚解除高祖的三年之丧,就听音乐,赏赐优伶锦袍、玉带。优伶到史弘肇处告谢,史弘肇大怒道:;将士守卫边疆殊死苦战尚且没有赏赐这些,你们这等人有什么功劳得到锦袍、玉带!随即全部没收还归官府。刘承佑想立宠爱的耿夫人为皇后,杨邠认为太快而没有同意。耿夫人去世,刘承佑想用皇后之礼安葬,杨邠又认为不可。

    刘承佑年龄渐渐增大,讨厌被大臣所制约。杨邠、史弘肇等人在刘承佑面前议论政事,刘承佑说道:;仔细考虑,不要让人有闲话!杨邠说道:;陛下只管闭口不出声,凡事有我们在。因此刘承佑的积怨久不能平息。

    左右宠臣就乘机向刘承佑进谗言说道:;杨邠等人专横跋扈肆无忌惮,最终定当犯上作乱。刘承佑听信了他们的话。刘承佑曾经夜里听到手工作坊打铁声响,怀疑是有人在紧急赶制兵器,到天亮都没入睡。司空、同平章事苏逢吉已与史弘肇有了隔阂,知道李业等人怨恨史弘肇,就多次用言语激他们。

    刘承佑于是和李业、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谋划诛杀杨邠等人,商议已定,入内禀告太后。太后说道:;这怎么可轻举妄动!应该再同宰相商议。李业当时在旁边,说道:;先帝曾经说过,朝廷大事不可同书生谋划,书生胆小怕事会误事害人。太后又重复了她刚才所说的话,刘承佑于生气地说道:;国家大事,不是闺门女人所能知晓的!拂袖而出。

    李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