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3章 亲切慰问(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庆是北方的最后一站,之后便原路返回,抵达北京后,坐另一条铁路北广线南下,抵达了石家庄。

    石家庄在后世的存在感很低,地理学的不好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个省会。因为旁边有个首都嘛,它能有什么新闻值得关注。

    但实际上,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算不错的,也是第二批被扶持的发展城市。

    在石家庄,吴长庆受到了热烈欢迎。

    吴长庆出行之前,已经下达了命令,不需要百姓下跪。

    但是在石家庄下了火车后,百姓还是不顾官员的命令,自发的下跪磕头了。

    这里的百姓苦呀,自从李自成叛乱开始后,这里就没有安宁过。

    闯贼来抢一趟,然后剿匪的官兵再来抢一遍,仗打完了,朝廷没钱,赋税又加一遍。

    加上气候变冷,降水减少,粮食产量降低,这里的人过的那叫一个凄惨。

    之后又满人入关,他们的社会地位直接就低人一等,更加不堪。

    从崇祯到大华收复石家庄这些年,这里的人口足足减少了七成以上,离十不存一相差不远。

    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都知道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

    而自从这里被大华统治后,他们就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被收复的头两年,这里得到了大量的粮食救济,让每一个人都能吃上饭,没有再饿死人。

    单单这一点,就让这里的百姓对朝廷,对吴长庆感恩戴德。

    此后,大华对这里的援助就没有断过。

    先是大量的土豆种子,还有铁制的农具。

    之后更是分土地,让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土地。

    之后又是工业上的扶持,在这里创办了一些工厂,让百姓在闲暇时间可以搞点副业,补贴家用。

    虽然吴长庆是依赖系统做到这一切的,但不管怎么说,他对这个世界确实有功劳,而且这些百姓更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吴长庆身上。

    “这是搞什么,我不是说过不要搞这一套吗?”

    吴长庆并不清楚这些百姓是自发的,还以为是石家庄的市长韦敬道的拍马屁手段。

    “陛下明鉴,臣已经严令禁止百姓下跪,奈何陛下功德无量,这些百姓死活不答应,非要用这种方式来叩谢君恩。”

    韦敬道无奈的说道,不过他也不担心,反正这不是他刻意弄出来的,想必皇帝看了应该也会很高心。

    他猜的没错,吴长庆表面上板着个脸,但心里其实还是很高兴的。

    靠权力迫使别人下跪,那算不上什么成就。能够让别人自发的下跪,那才是人格魅力的终极体现。

    虽然,这是占了时代的便宜,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政绩的象征。

    “都平身。”

    吴长庆亲自扶起一个老者,老者激动的泪流满面。

    这感人的一幕,自然是被随行记者拍了下来。

    不过,这照片要见报还得过段时间,现在只有传输文字的电报,没有可以传输图片的传真。

    吴长庆亲切的慰问了下百姓的生活,百姓都表示很满意。

    各国大使以及其他人都可以确定,这不是事先排练的剧本。

    看到百姓对吴长庆如此爱戴,心里五味陈杂。

    要知道,这个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国家的百姓,对皇帝和统治阶级都是不满居多。因为生产力低下,统治阶级想要享受就注定要剥削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没好日子过,又怎么可能对皇帝心存感激。

    而在大华,吴长庆率先做到了这一点。

    在石家庄,吴长庆重点视察了下百姓的民生。

    至于工业,这个就没必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